愚园路上看到“武康大楼”了!原来是创业青年设计的猫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
在愚园路上看到“武康大楼”了!原来是以武康大楼为设计理念的猫窝。6月2日在愚园路大草坪举行的一场宠物快闪活动中,由创业青年刘沅设计的武康大楼猫窝聚集了很高的人气。这是刘沅设计的以海派建筑为主题的文创宠物用品系列的第一个作品,杨浦电厂、和平饭店……都有可能成为他下一个设计作品。
看!一只穿着粉色蝴蝶结小衣服的德文卷毛猫舒适地趴在“武康大楼”的楼顶。细看这个缩小版两层的武康大楼猫窝,外观基本还原了武康大楼的模样。由匈牙利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武康大楼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始建于1924年,外形犹如一艘巨型航船。
刘沅在设计猫窝时,尽量还原细节。比如武康大楼是非规则型的,大楼顶层四周有三个凹陷处,对刘沅的难度在于,不能做整体板,需要一块块板拼接。“一开始我设计成规整的板面,想忽略凹陷处,但又觉得应该尊重武康大楼。”对他而言,要还原就有难度。那时候,他每晚都去武康大楼四周转悠,前后去了几十次。根据武康大楼的实际俯视图,凹陷处更不规则,他前后改了四稿,做出了相对规则的凹陷。此外武康大楼的一楼是外连廊式,他考虑到喵星人的活动习惯,便在猫窝一层开了几个门洞,外观上与连廊神似,又可以满足小猫钻进钻出快乐玩耍。为了美观,板材木纹也找了六七种比对,最终找到最耐看型。
武康大楼猫窝最终由15块板面、零件拼接而成,在设计结构时,刘沅原本想做榫卯结构,但搭建到二层时发现稳定性较差,为了安全他又加了六根柱子起到稳定作用。武康大楼猫窝的最前方设计了猫抓板,用了剑麻,喵星人可以站立,成为磨爪神器。前后花费4个多月,打样了30多个模型,今年3月,刘沅才做出了第一件满意的猫窝。
有此设计灵感,也和几方面因素有关。刘沅从小生活在武康大楼附近,在大楼成为网红打卡点之前,刘沅早已知晓大楼的历史,熟悉一窗一砖。他从小动手能力又强,先前抱着“做着玩玩”的心态,做出了家里的木质椅子、电脑桌。他也喜欢宠物,陆续养过六只猫七只狗。如今身边还有两只狗和三只猫,对于猫的习性十分熟悉。“我发觉,猫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质也会流失。猫爬架太高的话,猫咪爬上去一旦被惊吓跳下来,腿很可能骨折,所以我设计的猫窝就二层高。”
武康大楼猫窝是刘沅这个海派建筑系列的第一个作品,他的脑中已经盘旋构思着下一个作品。“比如上海地标和平饭店,从1929年开业以来,很多上海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饭店旋转式厅门很适合让小猫钻来钻去玩耍。此外还考虑了杨浦电厂,特别是电厂上方那两根烟囱,很适合做猫抓柱,电厂有结构曲线,经过设计可以更具艺术感。”刘沅深深感到,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步入养宠行列,若能继续设计有意义的文创宠物用品,增强文化属性,也别有意义,“就如武康大楼猫窝,我配套定制了‘猫咪房产证’,印有武康大楼的历史介绍。家长和孩子在拼装猫窝时,除了知道武康大楼可以打卡拍照,还可以学习文化知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