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对的每一题、得到的每一分,都是为了将来遇见更好的自己,2024年高考上午开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试锋芒。今天上午,2024年高考正式开考,上海全市约5.4万名考生从容奔赴考场,为青春逐梦。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设19个考区、111个考点、2100余个考场。截至上午11:30,首场语文科目考试顺利结束,各考区、考点安全、平稳、有序。
一大早,普陀区曹杨二中的考点外就陆续有考生到达。在候考时,有的学生选择翻看着复习资料,静静等待;有的学生则三五成群和相熟的同学、老师聊天,放松心情。记者注意到,送考的队伍中,不少家长心态都比较平稳,穿旗袍送考的家长并不多,老师们的送考服也大多只是红色T恤。
在送考队伍中,上海大学数学专业的小余非常显眼,他是曹杨中学2021届毕业生,已经连续三年与母校老师一起为学弟学妹们送考。“今年送考的老师正好是我们那一届的老师。”小余说,高中母校的老师都非常好,自己对母校的感情也很深,所以毕业后就加入了老师们的送考队伍,每年和他们一起送考,“春考也送。”
作为高考“过来人”,小余为送考做了充分准备,除了穿着写有“试不可挡”的红色T恤,还背了一个印有“高考必胜”“锦鲤附体”的红色单肩包,里面装了各种考生可能会用到的物品,堪称“后勤保障包”。“今年高考恰好遇到端午小长假,所以我还准备了一个粽子形状的香囊,寓意大家都‘高中’。”小余坦言,每年来送考,除了可以为学弟学妹们加油打气,也是一次和母校老师见面、沟通交流的机会。
今年在曹杨二中考点高考的学生来自曹杨中学、甘泉外国语中学、安生学校等多所学校,为了给学生加油,有的送考老师还准备定胜糕等寓意美好的小礼物。
“计算机不能带进去!”随着考生开始进入考点,工作人员在入口处不时做着提醒,而老师、家长们也把祝福化作拥抱、击掌和鼓励,目送孩子走向人生重要考场。“慢慢写,不着急!”“耐心,仔细!”有的老师做着最后的提醒。
静安区市西中学考点也是秩序井然,民立中学、市一中学、上戏附中等学校的老师一大早就在考点门口等候学生,上戏附中的老师们还统一穿了红色的送考服。“好运!”“加油!”老师们一边和学生击掌一边为他们鼓劲,而学生们也都比较淡定。
看着孩子即将奔赴考场,有的家长难掩内心情绪。在市西中学考点,一位家长与孩子拥抱时情绪激动,差点哽咽。而在曹杨二中考点,目送儿子走进考点的刘女士也忍不住内心的感慨与感动,红了眼眶。
“我其实非常感谢我儿子,他很懂事,也很体谅我的感受。”刘女士说,儿子在高一时还只是在平行班,高二分班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班级,“他的成绩在班级里不算最好,但他真的是个很温暖的孩子,对老师、同学都很好,在很多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刘女士坦言,儿子的压力自己能感受到,为了不让自己担心,很多时候他都不把压力表现出来,“有时候我训斥他,他当时也不会正面反驳,而是过后跟我说我发脾气是不对的,因为他太懂事,他的青春期我都没感受到他的叛逆。”
刘女士说,儿子的理想学校是同济大学,虽然实力上可能还有点差距,但他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我想对儿子和参加高考的每一个孩子说,保持一颗平常心,从容应考,答对的每一题、得到的每一分,都是为了将来遇见更好的自己!孩子们,加油!”
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为保障今年高考顺利举行,全市各级教育行政、考试部门密切合作,压实各方职责,确保平安考试;严格落实考务组织要求,强化考试入场管理,加强考中巡查力度,织密考试安全“防护网”;切实做到以考生为本,做好考生考试服务保障。市、区两级公安、交通、卫生、市监、生态、水务、电力、通信、应急、气象等部门协调联动,全力保障,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