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工制作2000余只香囊,免费赠予街坊邻居
2024-06-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通讯员 殷洁如

划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端午节有着各类习俗。在金山区朱泾镇罗星路上,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店主李斌在沙发上放了三个大袋子,袋子里面堆叠着一只只鼓鼓的香囊,近一个月来,他和家人们忙活着已经手工制作了2000余只香囊,免费赠予附近街坊邻居,“目前已经送出1500多只香囊了,前两天还在做,保证节日小长假里有人来拿还能供应。”

“小李,今年有没有……”来店里取香囊的谢阿姨话还没问完,李斌已经会抢答了:“有,香囊有的是。就在那沙发上,我给你拿。”谢阿姨说,她和李斌一家相识多年,今年是她第17个年头来领取免费的香囊。“小李一家人都没架子、爱帮人,老街坊了,闲着我们都愿意到他家店里闲坐,聊聊天。”谢阿姨回忆自己第一次取香囊也是一年端午,正巧看到李斌和妻子、母亲在店里包香囊,因为能驱虫,还能讨个好口彩,就要了几个。“当时他们家主要是自己做了自己用,也是因为心善,谁来看着‘稀奇’都送上两个,现在这个赠送‘规模’就越来越大了。”

今年,李斌一家做的香囊足足有2000多只,从采购中药和定制外壳开始算起,早在5月初他就筹备起来了,为了让药材发挥出更大的功效,在采购完成后,李斌会分批将这些中药送往当地药店研磨,随后再运回家分袋安装,“磨好一批,装一批,相对来说就轻松一些。”李斌说,家里的亲戚有空闲时,也时常来帮忙装袋。

虽然是免费发放,对于用料李斌可一点不马虎。据他介绍,香囊里的中药一共有12味,包括艾叶、金银花、霍香、白芷、冰片等,小孩可以挂在脖子上,大人也可以挂在常用的包上,或者悬挂于车里、揣在兜内,有驱除蚊虫等功效。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端午香囊除了驱虫,还有护佑安康的寓意,随着“罗星路上有家小店每年端午会送香囊”的口信传开,如今,每年闻讯而来的居民越来越多。

需求增多了,支出花费每年都比上一年多,但是李斌觉得既然有人喜欢,就不差多做几只,李斌的妻子还告诉记者,除了送邻里街坊,这两年快递出去的香囊也不少。原来,李斌是一名退伍军人,每次做香囊都会给自己的老战友留一些邮过去,时间一长,这件好人好事也在战友的朋友圈传开了,于是乎,这几年一只只寄往外地的快递包裹也跟着“身形渐长”。

“端午节有许多民俗,做香囊就是其中一个,它们受欢迎,就说明传统的文化深入人心,所以只要有人喜欢,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于传承与公益,在李斌看来都是随心为之。事实上,近二十年里,李斌这家小店里还有许多温馨故事,不仅仅有端午节里的香囊,还有腊八节里的那碗腊八粥和三伏天的那杯凉茶,因为纯粹的热心,他和家人把公益做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点滴善举成全了许多人“三餐四季”里的一个个“小确幸”。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通讯员 殷洁如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