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国足得谢新加坡队
2024-06-12 文教

中国队球员在比赛后向球迷致意。 新华社 图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昨晚19点,中国男足与韩国队的比赛开球,深夜22点30分,泰国队与新加坡队比赛结束。广大中国球迷经历了惊心动魄的3个半小时,国足0:1输给韩国队并不让人意外,但更刺激的是之后的那场比赛,泰国队3:1赢下了比赛,却输了一切。中国队与泰国队积分相同、净胜球相同,国足以一种极限的方式晋级18强赛。虽然离2026年世界杯还很遥远,但至少我们依然活着。

尽人事,国足防守做到了极致

客场面对韩国,伊万科维奇终于放弃了中场的菱形站位,换成了常规的4-4-2阵型。同时也参照了前一场的球员表现,将拜合拉木、谢文能和蒋圣龙提到了首发阵容中,杨泽翔取代了受伤的王振澳出任右后卫,全力卡住韩国头号球星孙兴慜。其中让蒋圣龙搭档王上源出任双后腰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至少从比赛的上半场来看,伊万的变阵效果很明显,防守阵型始终保持稳定。韩国队的前场倒脚、转移都无法撕开国足的铁桶阵,只能依靠球星的能力强行制造机会,孙兴慜的两脚射门也是韩国队仅有的威胁。

国足在巩固防线的同时,也打出了一些反击,拜合拉木敢打敢拼,创造了多次定位球机会,其中34分钟徐皓阳的角球制造了韩国队门前混乱,高高跃起的蒋圣龙抢点蹭了一下,皮球擦着门柱偏出。如果这球能顶正部位,将是极具威胁的攻门,然而这一球也是国足全场仅有的一次机会。

国足的防线在60分钟终于失守,李刚仁的斜长传撕开了口子,孙兴慜的横传造成国足门前乱局,结果插上的李刚仁补射破门,打进了全场唯一的进球。这个丢球确实让国足陷入两难,由于泰国与新加坡的比赛比这一场晚开赛,所以国足必须做出抉择,是压上玩命一搏,还是死守1个丢球,伊万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尽管他之后派上了武磊和张玉宁,但国足依旧注重防守阵型,没有压上反扑。

不得不承认,国足放手一搏的风险实在太大,中国队与韩国队完全是在踢两个层次的足球,专注防守的国足完全没有反击的能力,下半场也没有制造出一次有威胁的机会。但同时,国足确实把防守做到了极致,也没有给孙兴慜完成破门继续嘚瑟的机会,最终能在客场守了个0:1实属不易。

听天命,奇迹属于中国球迷

0:1的失利,令国足晋级18强赛的命运交给了别人。高考已经结束,可无奈的中国球迷还得继续做数学题。答案是国足赛后的净胜球为+2,如果泰国2:0或者3:1击败新加坡,那么国足依旧能晋级18强赛,如果泰国净胜3球或者4:2以上的高比分,则国足被淘汰。

很多球迷刚刚看完国足与韩国队的比赛后,马不停蹄的开始关注泰国与新加坡的那场比赛。这一夜,新加坡队可能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以亿计数的支持者。泰国与新加坡的比赛,上了国内各个平台的热搜头条。

你相信奇迹吗?如果无法创造奇迹,那么就去等待奇迹。

北京时间21点07分,泰国队素帕那进球,泰国1:0领先新加坡。若泰国队再净胜两球就将力压国足出线。此时中国球迷开始进入紧张状态。

21点45分,奇迹时刻降临,新加坡队一次很简单的长传反击创造了机会,新加坡球员伊赫桑·凡迪在禁区外拔脚就来了一个世界波,直接洞穿泰国队球门。对于广大中国球迷而言,这一脚也把天上的馅饼打了下来,长舒了一口气,并继续为新加坡队加油。

22点05分,泰国队博拉梅德在禁区小角度打进一个精彩的弧线球,国足球迷“血压”持续升高。

22点15分,新加坡门将桑尼扑球脱手,泰国队乍伦沙跟进头槌破门,泰国队离晋级只差1球。“血压”升到最高、心提到嗓子眼的体验卡,每个国足球迷人手一张。

7分钟的补时,每一秒对于我们而言如同煎熬。新加坡门将桑尼因为拖延时间吃到了一张黄牌,可时间靠拖是拖不完的。22点27分,泰国队全场的最后一次机会,素帕那横敲中路,之前完成破门的乍伦沙获得了无人盯防的射门机会,所幸他的一脚抽射打偏了,泰国队也随着这一脚告别18强赛,而依然活着的是中国男足。

也许再多3分钟补时,再多一次射门,泰国队就可能创造奇迹。但今晚的奇迹属于中国球迷,中国队晋级18强赛将霸榜热搜。

从19点到22点30分,中国球迷备受煎熬,这也是选择作为中国球迷必须的心理建设。最终结果是好的,一切提心吊胆、血压飙升都是值得的。希望中国男足在18强赛上,别让爱你、爱中国足球的球迷太伤心,太煎熬。

▎十八强赛规则

●18强分3组,小组前二进世界杯

3个小组第三和第四的球队,共6支球队进入下一阶段的比赛。

●6队血拼2.5张门票

6支球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3队,进行单循环比赛。2个小组的第一名获得世界杯门票。2个小组的第二名进行附加赛,胜者与其他大洲的球队决出最后的世界杯正赛名额。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