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发明专利被企业买走!10后在上交会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2024-06-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今天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今年的上交会上,有一群10后显得格外耀眼,小小年纪的他们,发明专利已经被企业买走,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 小小少年收获5000元专利费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七年级的王照涵同学发明的“儿童注射减痛辅助器”专利此番被江阴滨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买走。因为要参加会考,他没能来到现场签约,由他的爸爸代为签约。小小发明家还是要平衡好学业和科创爱好的关系。

说起这个小发明,王爸爸笑着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讲述了发明的经过:就是因为每次去医院看到孩子们打针时都会害怕到大声哭泣,所以儿子便开始思考如何减轻幼儿打针时的恐惧。

王照涵的表姐就是一名护士,于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他向近100名幼儿家长及医护人员做了调研,设计了“儿童注射减痛辅助器”。

记者体验时看到,这个“儿童注射减痛辅助器”外形就像是一个硅胶玩偶,打针时可以用它挡住针管,当玩偶按压在注射部位时,还会产生振动,让人顿感肌肉“麻酥酥”的,不知不觉中这一针就打好了。

实验表明,该设计能有效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打针时的恐惧,优化打针体验。而且该装置成本低廉,与市面上疫苗常用注射器兼容,因此被医疗器械厂家看中。

据介绍,第一代产品,只有玩偶主体部分。第二代产品,开始有了动功能。第三代产品,还将增加智能元素,做成可以放音乐、讲故事的“儿童注射减痛辅助器”。

为了合法使用这一发明,厂家向王照涵支付了5000元专利费。王照涵打算用这笔钱买些他需要的科创装备,有了这“人生第一桶金”,小男孩打算继续向科创道路前行。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上海创客教育联盟自2017年起,连续8年开展 “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创业(模拟)团队行动”,今年参展项目再创新高。经过半年的精心培育,42项学生发明成果入选“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发明成果展”,并在本届上交会线上线下展出,推动青少年科创走向社会。

  // “专利银行”助力科创少年 //  

读幼儿园时,季圣哲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坐在一片花瓣上。如今,已是徐汇区建襄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他,将梦境变成真。他以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为灵感设计了“一花一世界”公共座椅,力求成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城市公共艺术设施。

记者看到,这是一组美轮美奂的椅子,俯视宛若一朵白玉兰,每一片花瓣都被精心打造成一把人体工学椅子。椅子不用时,可以向上收拢,模仿花瓣的盛开与闭合。椅子背面装有的阻尼器不仅可以控制椅子下降时的速度,还使得座椅在闭合过程中更加平稳和安全。

练习书法的人是不是一直有这样的烦恼?写完字,毛笔搁在一旁,一会儿就干了,再用时就要洗笔。来自七宝第三中学六年级的周岂加同学带来的“真空免洗毛笔笔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见透明的笔帽上装了一个气泵,套到毛笔上后将活塞拧紧,用拇指有节奏地按压活塞按钮,通过气泵与负压室的精密配合,就可以将笔帽内部的空气抽掉,创造出一个稳定的真空环境,毛笔在这样“无尘无菌”的存储空间内可以保湿很久,科学地解决了繁琐洗笔的问题。

周岂加从小就喜欢在家做实验,虽说家离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比较远,但她还是特别爱去,这个“真空免洗毛笔笔帽”就是在科技站做出来的。这次在上交会上,周岂加和从事创意设计工作的妈妈一起打造了一个唯美的小展台:竹筒水循环,烟雾缭绕。妈妈说,女儿一直有很多奇思妙想,创意比自己厉害多了,去年还发明了防扎手工字钉,只要不耽误学习家里就会支持她搞发明。小姑娘给自己的毛笔笔帽定价30多元,“这个笔帽可以用在多支毛笔上,一定会有人买的”。

这次“一花一世界”公共座椅和“真空免洗毛笔笔帽”一同签约了“专利银行”。一旦被推荐出去,就可以获得专利费。对于这笔钱,季圣哲打算再买一台3D打印机,周岂加计划用来资助贫困儿童。

这个“专利银行”可不简单,是由外交部南南合作促进会上海办事处与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联合组建的“大手牵小手——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发明成果转化行动专家小组”,采用国际先进的“专利银行”模式,指导小发明家从发明中提炼亮点,协助他们完善产品化设计和专利保护,为青少年的科技发明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通过项目孵化、知识产权教育等系列培育,孵化出的优秀学生发明择优存入专利银行,并由专利银行委托全国技术交易所进行推广。

  //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青少年在行动 //  

亮相本届上交会的42项申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中,有22项突出成果在线下展台向公众展示,16个项目已获得或正在申请专利。“真空毛笔笔帽”等6个项目还将于6月13日在上交会青少年专场发布会上进行成果发布。“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青少年在行动!

记者在成果展上看到不少很有潜力的作品,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东校九年级的崔芷宁同学发明的盲童绘本,就是在绘本上嵌入真标本,可以让盲童触摸标本,同时配以盲文和语音介绍,甚至还有香味放置盒可以散发出标本的气味。崔芷宁接下来还打算定制标本,这样就可以把绘本做得薄一些,便于携带。

记者发现,孩子们的发明都是立足于生活,关注的都是身边事,让科技改善生活。

“孩子们的小发明,技术方面其实并不复杂,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都能达到这个水平,难的是创意,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眼睛。”“儿童注射减痛辅助器”的指导老师、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钱信林告诉记者,“知识可以辅导,创意无法帮忙。”

“这项发明不仅仅是一个成果,更是你追逐梦想的有力见证,它证明了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想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江阴滨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经理朱林燕动情地寄语科创少年,“从你对科技的热爱和执着中,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希望你带着这份荣誉和鼓励,继续在科技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不断去尝试新事物,挑战更高的目标,未来的你一定会创造出更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