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闵行文化艺术季暨虹桥镇第二届青年戏剧节闭幕
2024-06-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 保卫家乡,保卫粮食……”今天下午,在传承版《前路》中,青春闵行文化艺术季暨虹桥镇第二届青年戏剧节闭幕式拉开帷幕。《前路》是虹桥镇的本土原创红色话剧,讲述的是1944年上海沦陷时期虹桥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征粮危机,虹二村村民陈金贵为保护乡亲们被打成重伤,在遇到地下党员、虹溪学堂的龚舒萍老师后坚定入党,带领全体村民成功抗捐“军警米”的故事。当年的虹溪学堂正是如今的虹桥中心小学,时光荏苒,80年后的今天,虹桥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舞台上再现当年义举,传承先辈革命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为更好地留住青年、凝聚青年,闵行区正在积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推动实施区级“青春五益服务计划”和“美好青春在闵行”八大重点项目,努力实现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虹桥镇以打造青年友好型街镇为目标,以戏剧为媒,为青年留在虹桥增添活力动能,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本次闭幕式共分为“忆少年·初心筑梦”“致青春·戏剧追梦”“向未来·奋楫圆梦”三个篇章。在第一篇章的《前路》之后,上海戏剧学院的大学生们带来了第二篇章的《幕启之前》,该剧讲述了1938年上海进入孤岛时期后,顾仲彝等人组织戏剧活动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故事。而由虹桥镇本土青年社团:初心话剧社带来的第三篇章的《海浪染尽天边外》,则将今天的闭幕式推向了高潮。这部原创先锋剧讲述了主人公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的一系列成长、奋斗的故事,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互交织,引发观众共鸣。该剧特别邀请青年导演马梓豪执导,将传统傩戏的表现手法融入其中,表达青年人坚持理想,敢于奋斗,追梦圆梦的精神,让人耳目一新。

据悉,这也是初心话剧社自2018年成立以来,首次尝试将传统非遗文化融入戏剧,用创新手法呈现故事内容。6年来,话剧社走进校园、园区、社区,推出《初心》《奔跑追梦人》《连线》《前路》等多个优秀原创剧目,今天的这部新剧,也标志着话剧社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阶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活动中,虹桥镇党委和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党总支、导演系党总支分别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目标,将通过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多方协同育人载体,共同探索社区文化服务新模式,加快培育虹桥地区文化市场,繁荣社区文艺创作,输出文化产品,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推动虹桥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据悉,此次戏剧节共征集到42个来自闵行中小学和高校的剧目,其中的24个优秀作品入围最后的线下公开竞演环节。从《百年孤独》到《永不消逝的电波》、从《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到《都是为你好》,既有对经典的致敬演绎也有贴近生活的优秀原创,戏剧节目覆盖古今中外,体现传承与创新。本届青年戏剧节,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少儿们的成长、青年们的蜕变以及热血戏剧人们对梦想的追逐与思考,也感受到虹桥在秉承“开辟、开拓、开放”的精神下,不断蝶变与提升的过程,亲身体验到虹桥镇乃至闵行区多创并举、敢为人先、服务群众、赋能青年的强大生命力。在今天的活动中,也对获奖作品进行了颁奖。

青春不息,艺术不止。虹桥镇党委副书记胡丽琴表示,希望虹桥青年戏剧爱好者坚持初心,守正创新,以戏剧之力,凝聚共识、引领风尚、传承文明;以戏剧之魂,创排反映虹桥转型发展、展现身边人身边事的作品,弘扬虹桥精神;以戏剧之魅,促进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打造近悦远来、创新活力、宜居宜业的青年发展新高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