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电影周启动,赋能度假区产业走出“勇气之路”
一带一路电影周启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6月15日上午,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启动仪式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申迪文化中心举行。电影周除了提供全球影人交流平台、打造市民游客光影节日,还将承担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作用。仪式上无论是不断突破自我的推广大使大鹏和姚晨,还是18部充满“成长力量”的电影周展映影片,无不展现并渲染着本次电影周展映主题——“勇气之路”,而记者了解到,电影周也赋能作为重要承办力量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让后者的产业提升走出了一条“勇气之路”。
※ 探索电影产业新生态 ※
今年的电影周将继续举办包括影片展映、圆桌论坛、“光影带路”工作坊等面向全球影人、普通观众、影视产业的丰富活动,深度和广度兼备。
2024年“一带一路”电影周的18部展映片中,来自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智利的4部影片,以各自独特的电影美学和叙事风格,将属于拉美土地上的动人故事带到中国观众眼前。与此相呼应的,是本次电影周首次推出的品牌活动“拉美风情”嘉年华。15日开始,嘉年华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的比斯特购物村举办,预计将吸引无数影迷和市民游客的目光,成为浦东新区“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的又一生动案例。
拉美风情嘉年华
嘉年华“拉宽”“拉长”了电影周的外延——电影的内容,进一步地、立体化地呈现给了观众。影迷、市民和游客可以在浦东新区滨江多个核心地段的“望江驿”,以参加电影展映和文化沙龙的形式感受拉美文化之后,再乘坐“拉美快线”巡游巴士,从市区驶往度假区内的比斯特购物村参加味道醇正的“拉美风情”嘉年华。有热情奔放的森巴舞、探戈和拉美音乐,有当地特色传统服饰表演,有拉美文化大巡游,再喝上一杯乌拉圭调酒师的开胃酒,“足不出沪”就能体验环游拉美的快乐,感受当地的独特风情与魅力。
在这个嘉年华里,公众收获了放松和快乐,对度假区来说,依托电影周的平台,则丰富了电影消费的链路:它不止于“银幕”到“观众”,而是将各方面资源打通,使影片、社区、行业的深度链接,打造以度假区为主体的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巴西、哥伦比亚、秘鲁、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智利等国家的驻沪领事馆,领事都将先后站上嘉年华的推介舞台,既是对这一平台的高度认可,也是度假区“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的又一生动案例。
从一开始的影片展映、行业交流,发展到如今“大融合”的深度体验,“从点到面,到立体”,度假区乃至浦东新区纵横延伸的背后,是合作、是整合、是布局。“拉美风情”嘉年华品牌活动,就是电影产业新生态的一次尝试和展示。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度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梅提出,“希望借此契机,推动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共赏和民心相通。”
影人在浦东交流
※ 数字科技赋能内容生产和场景 ※
“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是个目标,它的实现方式是什么?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期间,度假区将举行“智享文旅·影耀乐城——2024 数字赋能幸福文旅高质量发展论坛”,这也是度假区亮起的“信号灯”——它将在数字产业方向发力。
2023年,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2562.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44%——在数字时代,这是一笔宝贵的用户资产,是让外人艳羡的“流量”。如何将“流量”变“留量”?技术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AIGC的模型构建,需要训练大量数据。度假区每年数千万的游客反馈数据,他们的好恶、需求、期待,将促进度假区在产业方面不断更新迭代,借助技术优势,去激发文化创新、唤醒活力。
这也坚定了度假区规划用数字赋能、科技赋能的决心。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开幕前一个多月,在距离迪士尼乐园一河之隔的度假区南一片区,新的“东方乐城”被正式推介给全世界。对这个总面积2.77平方公里、规划建筑220万平方米的乐城,金梅表示期待,“我们希望它能实现三大功能——高品质度假休闲、潮流型活动体验和国际化文化创意”。
东方乐城效果图
三大功能是相辅相成的。据介绍,规划中的东方乐城定位清晰,中部是文化演艺体验区,西部是康体活力区,而东部留给了以数字内容创制为主导方向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2020年“一带一路”电影周期间正式落成运营的影视共享空间,近年来已经云集了一大批知名影视企业,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在东方乐城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后,原有企业将与新加入的数字产业同行一道,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深度应用以及赋能度假区内即将遍地开花的影视娱乐内容场景。
未来的度假区,吸引游客将要达7000万人次,是如今的2.7倍,这绝不是仅靠一座迪士尼就能实现的。在老牌的电影行业翘楚中,迪士尼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产业路线。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来说,探索出契合时代发展新要求、新趋势的新模式,更为迫切和重要。
金梅表示,迪士尼和东方乐城的融合,“将影视、文化企业集聚起来,会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就能逐渐在度假区范围内形成‘创意—研发—制作—展示—商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在可见的未来,中国电影对外输出,将不止于影片本身。在这条“勇气之路”上,包括度假区在内的中国电影产业全链条的创新求变、自我突破,或将助力中国电影整体势能质变,具备更深远的全球影响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