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外学生用短视频讲好中医药故事
2024-06-17 青年

三名女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穿越千年,以第一视角了解张仲景的医学故事;古法易筋经是怎样在年轻人中掀起流行热潮的?外国留学生缘何愿意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上海学习中医?今天下午,上海中医药大学“2024年我眼中的中医药TCM in My Eyes——中外大学生讲好中医药故事”主题视频比赛在学校揭晓,中外学生纷纷组队参赛,用视频讲述中药文化的故事。

越南籍留学生阮云英和来自新疆的沙克吾拉·巴扎尔别克、广西的蔡羽馨三名女生组队,制作了一则《跨越国界的千年守护,润泽全球健康》的3分钟短视频。小组围绕“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及本土传承展开,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中医药文化在越南的深厚影响、麻黄草在新疆的神奇疗效,以及罗汉果在广西民间的应用。

“我们希望通过视频传达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宝贵价值,以及其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呼吁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通过不断创新发展,让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沙克吾拉说,我们三名女生,生长的背景不同,但都通过身边可感可亲的事例,以小见大,展现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时代价值,通过讲述不同地域的中医药故事,增强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人们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热情和责任感。同时,国际视野的注入,也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青年的力量。

刘芷君

从“自己与中医药结缘”的故事展开,通过马来西亚华裔同学刘芷君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成长经历,视频《一石一石》述说国际学生为什么在中国、为什么学中医、为什么热衷于文化传播,将中医药神奇力量如何改变生命、承载生命的重量的故事娓娓道来。“第一个‘石’,我们指的是学医之路上面对的挑战;第二个‘石’,是用其当容量单位dàn的读音,指代的是生命的重量,也指从医者的行医重担,也指青年人宣扬中医药文化的重担。”刘芷君说道。在视频中,粽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也在不经意间融入,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扑面而来。最终,该视频斩获此次比赛的一等奖。

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介绍,为进一步巩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打开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中医药文化”发扬好,传承好,创新好,特举办本次主题视频大赛,这也是第二年举办本活动。通过面向全校中外大学生征集中医药相关故事视频,以中医药文化内涵为出发点,引领中外学子共同触摸中医药脉搏,感知中医药精髓,强化中医药精神素养,读懂文化背后的故事。

经过近3个月的作品征集,最终收集到来自学校10家二级学院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8部视频作品,聚焦中医人文化故事、中医药经典理论条文故事、中医药在国内和国际上传播和发展的故事、中医药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故事、中医药文物故事以及自己与中医药结缘的故事等。之后,学校将进一步打磨完善其中的优秀作品,通过视频号等传播媒介推向大众,以此向更广范围讲好中医药的故事,号召中外青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携手共谱中医药学华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