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才华,显风采,青年设计看今朝,2023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圆满落幕
自如“青春前行,以梦筑家”创意空间设计大赛颁奖仪式。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文 受访者/图
以设计驱动创新,打造展示青年设计才华的舞台。近日,2023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在长宁Art Park大融城圆满落下帷幕,自如“青春前行,以梦筑家”创意空间设计项目、上外贤达“青年匠心”文创设计项目和“SCC森迹杯”文创设计项目共三大赛道的获奖代表齐聚一堂,在交流与互通中彰显青年设计风采。
展现设计才华
为空间注入精彩创意
“我叫苏磊,就读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此次荣获一等奖,内心非常激动和兴奋。”参加自如“青春前行,以梦筑家”创意空间设计大赛,对苏磊和小伙伴而言,是一次难忘且收获满满的历程。
他透露说,所设计作品的理念是“藏景于家”,即一步一景的景观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诸如承重结构等的困难,但他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一一克服,最终摘得一等奖的桂冠。“通过比赛,展示了我们的设计实力,也看到了其他参赛者的水准和热情,不虚此行。”苏磊兴奋地说。
其实,这也是主办方所希望看到的。此次赛事由青年报社和上海自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大赛通过展现青年设计者的才华,为空间注入精彩创意,营造真正“家”的感觉,打造高品质的创意生活空间。这次大赛不仅是参赛者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也为参赛者和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了解市场、接触社会的平台。
自大赛启动以来,短短数月间,便收到了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学生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学生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他们对“未来整租产品”这一概念的独特理解和无限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赛事过程中,主办方为参赛者精心策划了企业游学、设计师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在主办方组织的四场游学活动中,就包括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45名学生,参观访问位于徐家汇辛耕路的自如Z-life生活馆;大赛还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室内技术设计》课程紧密结合,学子在参观之余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终,自如赛道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创意奖、最佳视觉奖和最佳潜力奖等奖项。颁奖仪式当天,为获奖选手代表颁发了奖杯和证书,鼓励他们在设计中展现出的独特创意、视觉表现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上外贤达“青年匠心”文创设计项目颁奖仪式。
连续举办三届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暨上外贤达“青年匠心”文创设计项目由青年报社、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共同主办,自2021年起,该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3年,吸引了来自各地的高校师生、文创创业者积极参赛。第三届所提交的616件作品中,既有文创设计,还包含视觉创意和空间设计,作品聚焦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或各类经典文化资源进行创新与重塑,彰显青年创意和匠心。
“通过办赛,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青年设计师的热情和才华,参赛选手也了解到了团队合作、不断学习和进步以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颁奖仪式现场,上外贤达相关负责人谈及办赛的感受,内心万分感慨。
当天,随着颁奖仪式的举行,获奖选手依次登台领奖,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获奖选手刘鹏翔手拿奖杯,兴奋地拍照留念。“我的参赛作品参考了中华传统文化敦煌壁画的风格,这不仅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新演绎。”他坦言,感谢在参赛过程中,指导老师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帮助他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当中,学以致用,希望自己能够在设计的道路上继续坚持,越走越远。
“今年,我们在评审之余,还增加了市集环节,通过多平台提供作品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参赛作品接受来自市场的检验。”主办方强调,未来,将在跨界合作、可持续发展、科技融合等方面拓展大赛的主题与领域,同时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促进应用型文化文创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为文创产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力。
聚焦刺绣文创
以数字化推动创意设计
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暨“SCC森迹杯”文创设计项目于2023年启动,大赛由青年报社、上海森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限定主题为“刺绣文创”。自启动以来,各高校专家和青年学子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创造力,共提交了263件作品,这一系列集聚创意且精心设计的作品体现了创作者对文化创意的热爱,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扎根传统文化,以数字化技能推动创意设计,进而不断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勇气和决心。
“大赛其间,我们走进苏州,参观了苏州刺绣研究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还走进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共同探讨刺绣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数字创新。”作为主办方,森迹集团董事长梁吉成对首届“SCC森迹杯”文创设计项目的参赛作品赞不绝口。在他看来,这些作品非常有趣且充满了创意,但在落地和生产方面,还需继续打磨,有着较大的拓展空间。
颁奖仪式现场,看着视频中闪现的“SCC森迹杯”品牌数字人——刺绣文创首席推荐官CC、SCC数字文化IP——《红楼梦-海棠诗社IP系列盲盒》,梁吉成的内心深受触动。“这是我们基于对刺绣文化的探讨,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的落地尝试。接下来的文创大赛,依然聚焦红色文化,进一步加大对在校青年设计人员的扶持,培养时代需要的文创青年设计师。”梁吉成坚定地说。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文 受访者/图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