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通过评论走进都市生活——第十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发布全球征稿
2024-06-20 专题

受访者供图

文/杨颖

为了响应“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号召,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全球艺术评论界的交流与合作的久事美术馆,近期推出第十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发布全球征稿活动。该活动由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久事美术馆联合主办,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国际艺术评论协会进行学术支持,共同探讨国际大都市的艺术发展新趋势、新方向。

在启动仪式上,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理事Lewis Biggs回顾了评论奖的10年历史与传播,他说:“IAAC的宗旨是让全世界优秀的评论家拥有共同的舞台,尽管语言仅限于中文与英文,但舞台是属于全世界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对当代艺术展览进行更高质量的批评,鼓励和发展更好的文化环境。”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联席主席孙向晨表示:“阅读和评判这么多艺术批评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它帮助我们穿越时代的缝隙,一窥世界之他异性的面貌。当代艺术始终保持着对于世界的批判态度,但维系这种批判同样需要有恒久的坚守,过去十年中,IAAC代表了某种坚守。”

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主办方之一,久事美术馆负责人表示:“久事美术馆的目标不仅是展示和收藏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通过丰富的学术活动和公共教育项目,推动社会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美术馆希望借助国际艺术评论奖这一平台,加强与全球艺术评论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艺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

本次国际艺术评论奖由5位专家组成国际评审团,包括意大利罗马现当代画廊前馆长克里斯蒂安娜·科鲁,Artforum中文网主编、作家与翻译杜可柯,工作和生活于哈瓦那/马德里的独立策展人、评论家和作家格拉多·莫斯克拉,历史学博士、艺术评论家兼学者马尔戈扎塔·卡兹米尔恰克,卡塞尔大学、文献研究院艺术与经济学系教授由宓。

据了解,本次评选以匿名方式评审,最终选出20位中、英文入围作者,包括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其中,一等奖除获得奖金外,还可以有一次上海或伦敦的短期驻留的机会。20篇入围作品(中文投稿及英文投稿各10篇)将以中英双语的形式结集刊登在2025年出版的《第十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年度展览评论》上。

文/杨颖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