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选“打工狗”:不只是生意,更有爱与陪伴
2024-06-23 生活

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文、图(除署名外)

“打工狗”很多时候只是“打工人”的自嘲,因为“累成狗”是大家在比喻上的默契,纵使人类并不知晓狗狗们平日有多累,却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它们累。英语中也有dog tired这样的词组来形容筋疲力尽,比如英国著名作家D.H.劳伦斯就有一首诗直接叫Dog Tired,被译为《累得像狗》。有意思的是,如今随着宠物“店员”兴起,“打工狗”反而成了一种字面意思,因此不管“店员”究竟是什么动物,总要从小狗说开去。

笑看过客

小小岗位却有大大成长

“有时候我路过一些小铺子,比如塞纳河边上的古董铺子,或是二手小书店,或是卖铜雕的一些地方,橱窗堆得满满;没有人进去,他们似乎也不做生意。但每次你望过去,看到他们坐着,看书,无忧无虑(然而他们并不富裕);不关心明天,不忧心于成功,一只狗,好脾气地在他们面前蹲着……”1907年10月4日,诗人里尔克写给妻子的信里,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巴黎街边小铺里与世无争的店主们,笔下看似漫不经心出现的狗却顺势勾起他的艳羡,他继续写道,“哎,要是能够这样就好了:有时候我梦想买下像这样的一面面的橱窗,然后坐在后面,与一只狗一起,坐上二十年。”

我们从来不会对狗与店铺的搭配感觉陌生,因为这仿佛古已有之,不过在过路人的匆忙一瞥里,更多地只是一种恬静稳妥的氛围营造。况且狗也不懂喧宾夺主,只需乖巧陪伴着店主,对于顾客的到来也不必起身示意,甚至冷眼相迎亦无所谓。很久以来,狗都只是店主自身的人生故事一部分,这也是里尔克所希冀的那样。如今,随着“打工狗”大行其道,我们惊觉狗在店主的引导下打破了自己的“交际圈”,它们以可爱的天性主动迎接顾客,是谓“打工”,不妨以人类的自作多情来慨叹:它们也得以享受着更广阔的世界。

柴犬“火锅”。受访者供图

“看门打工狗,准点下班,有事明天再说。”五原路208号的王尔德花店人气“当红不让”,不仅因其有口皆碑的花艺,店里一只名叫“火锅”的“打工狗”更是赢来无数欢心。比如上述自白性质的文字,并非出自花店任何角落,而是两个月前,它“出差”到襄阳南路“经营”起自己的联名快闪咖啡店,店里地垫上的口号揭露了这只“打工狗”的内心。店里“火锅”憨态可掬的大头肖像贴得满满当当,俨然是明星级的“打工狗”,店主笃定了大家愿意奔着它专程而来。“偷偷打盹被我拍下来了!”有“好事者”在社交平台向“火锅”的主人打“小报告”,并附上“火锅”昏昏欲睡的眯眼模样,店主是懂接哏的,“哈哈哈抓拍得好,欢迎举报!”

没有“出差”任务的时候,“火锅”就时常坐阵五原路的王尔德花店,被店主称为“王尔德的一号店员”。“情绪稳定,笑看风云,真是天选打工狗呀!”如此这般评价屡见不鲜,但凡见过“火锅”的人几乎都对其留下了“情绪稳定”的高度评价,看似懒洋洋地趴在店门口却是一道令人目不转睛的风景,尤其在花丛掩映下极力诠释着“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只“打工狗”来者不拒地任人抚摸、合影,这显然是它每次“出勤”最为关键的工作任务。

“火锅今年夏天就满四岁了,三岁之前还是‘撒手没’,也走丢过一次……也许是看多了人来人往、狗来狗去,又或者年龄到了成熟期,现在的火锅可以非常淡定地在店里营业,绝不出门,站在门口,笑看风云。”店主的公开评价总结了“火锅”打工后的积极变化,原来身为柴犬的“火锅”并非从开始就斩获万千宠爱,而是从小辗转多个家庭却还是被弃养,刚开始身体单薄、毛发不顺的样子,让人完全看不出是一只柴犬,后来在十个月大时被店主领养。如今,不只在店里亲眼一睹,网上所见的“火锅”也都是神采奕奕的迷人形象,虽是全勤“打工狗”,却仿佛始终在证明着,被爱的幸福能抵消“打工”的劳累种种。

把控全场

自信满满的背后必是爱

“牛油果”眼巴巴望着店里的顾客进食。

“没有边界感,不打招呼就喝客人的拿铁”“对客人多次露出不屑的眼神”“试图通过啃桌角的方式展现武力威胁客人”“吃客人的辫子”“咬客人的衣服”……在巨鹿路375号Tartufo咖啡店“打工”的“牛油果”于店铺试营业期间就接到数条针对性的“投诉”,况且“受害人”还是同一位。不过,这只是爱狗的顾客和店主打趣罢了。这只不到一岁的“打工狗”显然还是新手,用行动藐视着人类打工秩序,“因为尾巴风力太大导致客人的热拿铁变冷,停薪反省两日!”最终,店主还是对这位小“店员”采取了“处罚”措施。

即便业务如此不精进,这只体型硕大的伯恩山犬“牛油果”还是享受着顾客对其“伯总”“果总”“CEO”等称呼。但不得不说,这家开业不过两个月的咖啡店,却也是在“果总”的“监工”下筹备完成的。“果果去现场,好自然地到处溜达,和所有师傅打招呼,一副老板的做派,师傅们也很喜欢它,纷纷摘下手套摸它。”店主在装修期间的记录里,“牛油果”俨然无师自通地当上了“老板”。开店没多久,“牛油果”就活跃了街区,跟附近不少狗混熟了,其中当属一只叫“白白”的萨摩耶常来找“牛油果”玩,被爱八卦的客人看成谈恋爱。“牛油果今天在吗?”这是店主经常收到的提问,不经意间,大家来喝杯饮料,开始习惯性在意起某位店员在不在。

爱巡店的“店员”还有羊驼“小七”,这在多是猫狗的上海小店里独树一帜,但“小七”温顺的性格让它不比任何一只小狗“店员”逊色。长乐路462号集社东楼101室的LA COUR是一家西班牙风情小酒馆,进门时,“小七”正在自己的休息区舔着早已见底的盆,一看有客人进店落座,便舍弃盆底的青草香,一溜烟跟着在不远处趴坐下来,仿佛知道自己该营业了一般。餐盘里香气四溢,它都目不斜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进店,几乎都忍不住摸摸它,它也拿出“老店员”的姿态表现得荣辱不惊。店员间的关系显而易见是极好的,店员们在不同餐桌间往返,路过“小七”,总要忙里偷闲摸摸它脑袋,哪怕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触碰一下。

羊驼“小七”。

客人慢条斯理地吃着,“小七”耐着性子陪着,趴累了就站起来迈着优雅的步子穿梭其间,时不时把头埋进吧台座椅的间隔里,胜似来点餐的顾客,又像是来交流顾客点单的店员。然而,“小七”作为罕见的宠物“店员”种类,还要克服人类对它的刻板印象,一听到是羊驼,总要紧跟着问一句,“臭不臭?”但去过店里的顾客一定会信誓旦旦地回答,“不臭!香香软软!更不会吐口水!”这位脑袋上总是更换着不同可爱发夹的“店员”,当然会将可爱形象表里如一地诠释完整。“有时候,我会和小七一起看夕阳、喝咖啡,吃它的水果。那是一种无比宁静和美好的时刻。和小七在一起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爱和关心的道理。”毕竟,它也有一个非常爱它的店主。

这样的“店员”想必在上海还有很多,即使它们的境遇不尽相同,但我们愿意去相信,当它们越是自然放松地出现在大家视野里,就越证明它们并不是用以招徕生意的“玩具”,而是一个个关于爱与陪伴的鲜活故事。

链接

沪上小狗“店员”不完整盘点

源舍 The Waterhouse

地址:巨鹿路JULU758弄5号楼107

店员:伯恩山犬“宝猪”,交际能手,附近有很多小狗来找它玩。

新阳酒窝

地址:建国西路283号尚街Loft5号楼105

店员:阿拉斯加犬“凑凑”可是“销冠”。

MASKED BAR

地址:南昌路129号

店员:三只小狗是小灵缇,可以陪在边上喝酒。此外,店里还有鹦鹉、蛇等各类爬宠,一众“店员”热闹非凡。

鹅鹅ee咖啡

地址:乌鲁木齐南路134号

店员:小狗ee是“店长”,店里还为小狗们提供“实习生”工作,因此总能见到很多小狗“店员”。

TAN CAFE

地址:高安路101-1号

店员:小狗“元宝”可是镇店之宝。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文、图(除署名外)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