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湿哒哒”的黄梅天,上海交通如何应对?
2024-06-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随着申城进入“湿哒哒”的黄梅天,上海交通如何应对?上海地铁排查安全隐患全力确保梅雨季期间市民地铁出行安全,久事公交则发布了新能源公交车辆雨季行驶注意事项。

  ◆  上海地铁根据气象确保运营绝对安全  ◆  

面对今年首轮防汛防台预警,上海地铁调度指挥中心严阵以待,强化与市防汛办、气象部门信息共享,动态掌握气象发展趋势,充分研判后组织防范重点隐患。调度部门根据汛期气象特征,加强风险识别与预案执行,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绝对安全。

为保障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安全,落实隐患排查工作、应对暴雨等突发情况,全路网各车站重点排查全线网高架/地面线路区段、互联互通车站、线路洞口、区间风井等易侵限风险点。同时,紧盯防汛防台薄弱环节,各车站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为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为有效防止地面湿滑,各车站重点加强了保洁工作,通过人工广播、现场引导等途径,维护现场出行秩序,提醒乘客注意脚下安全。龙阳路站及时排摸站内防滑毯使用情况,对发现的部分老旧防滑毯更新替换,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为确保梅雨季节车站空气清新,13号线严格执行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把控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消毒的“三重关卡”,以确保广大乘客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为了给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在雨季来临前,9号线泗泾站已经为乘客们搭建了站外雨棚,确保乘客在雨天也能感受到地铁的温暖与关怀。这些新建的雨棚设计精良,不仅外观大方,而且功能性强,能够有效抵御风雨。在梅雨季节,乘客无需在站外忍受风雨,可以在雨棚下安心等待列车。

磁浮线提前在站台层乘客候车区域铺设了防滑毯,设置了防滑指示牌,确保乘客出行安全。车辆维护人员重点检查、维护列车空调,确保高温天气下磁浮列车空调性能良好。

“为了确保汛期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我们加快了在线视频、水位监测、温湿度监测、台风风速、暴雨雨量等‘综合环境监控’模块开发工作。”维保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加速形成对系统设备、人员组织、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强化后台数据分析和中台场景应用,提升对设施设备和环境态势的感知监测、数据分析、阈值预警、智能识别等能力,强化设施设备运行状态的管控。”

  ◆  久事发布新能源公交车辆雨季行驶注意事项  ◆  

雨季易出现暴雨引起路面积水情况,驾驶公交车时如何应对雨天积水?久事公交发布了新能源公交车辆雨季行驶注意事项。

根据规定,由于新能源车辆的结构特殊性,对于积水区域需要特别注意,当积水深度超过300mm时,不得通行。

出车前要检查雨刮器,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下降,雨天行车观察路面情况将很困难。如果夜雨中行车,没有刮净的雨滴会在灯光下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容易引发事故。

每次例保都要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和胎压。轮胎磨损过度,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间形成水膜,造成汽车跑偏、甩尾和制动距离加长。

要防止车轮侧滑,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滑。因此,司机要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需要转弯时,应当缓踩刹车,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车辆侧滑。

此外,雨中开车应尽量控制车速保持车距,时速应控制在30公里至40公里,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与自己车的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如需停车时,尽量提前100米左右减速、轻点刹车,使后面来车有足够的应急准备时间。

还要注意观察行人,雨天行人撑伞,骑车人穿雨披,他们的视线、听觉、反应等受到限制,往往在车辆临近时容易惊慌失措而滑倒。因此,司机应减速慢行,耐心避让,必要时可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切不可急躁地与行人和自行车抢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