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都去“生活小学”上学了?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
2024-06-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钟欣悦

如果生活是一门课程,会有怎样的体验?“生活小学”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地方:没有枯燥的课本,只有生动的故事;没有刻板的教室,只有温暖的社区;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只有乐于分享的主理人和热情的同学们。

6月的新华·社区营造中心里,“生活小学”开学了,携手三组不同领域的主理人,以身心健康、人生设计、艺术创作为三大核心主题打造了一系列课程。感兴趣的青年都可以报名,一起自由地探讨生活话题,体验生活真谛,勇敢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成为生活的探索者、实践者、创造者。

 如何才能达到好好生活的状态? 

“生活小学”项目的发起人罗嘉彧是一位社区营造师,她认为社区营造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在过去的5年里,她通过举办不同的活动、分享不同的主题,从而链接了许多街坊邻居。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罗嘉彧的工作状态逐渐从全职转变为兼职,因为她觉得太投入工作后,自己的生活没法过得很好,“包括吃饭、作息、身体状况等,我发现我没照顾好自己。”在有了更多时间后,她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达到好好生活的状态,“我拜访了很多人,去了解他们是怎么生活的,也会与朋友探讨如何更好地靠近自己,过上让自己满意的、快乐的、有意义的人生。”

“生活小学”的概念就这样在罗嘉彧的探索中慢慢孵化,在她的构想中,“生活小学”是一个能够让大家去谈论他们生命中、生活中真正在意的事情和话题的地方。感觉自己的人生经验不够丰富,罗嘉彧又邀请了三组不同领域的主理人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让参与者感知到生活其实是多元化的,在不同人身上能看到不一样的活法与可能性。“‘生活小学’的课堂不是给参与者提供答案,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空间,最后要过怎么样的生活,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是每个人自己要去思考的问题。”她还介绍说,这里的主理人并不代表权威,而是与参与者一同设计一个过程,去理解如何好好生活,体验不同的人生。

 了解自己才能发现想要的生活方式 

《传统与创新:八段锦入门》是“生活小学”的课程之一,主理人金瓯是一位独立摄影师,太极和武术是他的业余爱好,从小就接触武术的金瓯感慨,他的一生是被武术滋养的,练武的过程让他内心平静,也锻炼了面对挫折的能力。

在金瓯眼中,好好生活是在喧嚣的流量时代中做回真正的自己,保持一颗不为外界所动的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他希望通过教学八段锦,提升参与者的身心健康,让传统武术走进大众视野。

主理人多肉是一位自由花艺师,她所理解的好好生活是好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先照顾好自己的需求,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能照顾到其他人。她开设的《生命力的表达:自然创作》课程用花植整理心情,通过谈话、梳理及动手创作的形式,让参与者重新思考人生的可能性,并用创作的方式来具象化,“希望大家意识到,创作这件事其实离我们很近,创作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它可以是一个情绪的出口,也可以让我们获得面对现实问题的勇气。”

出生并成长于荷兰的跨领域设计师黑米也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人生设计师首先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发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设计自己的人生。”他和另一位主理人Echo在“生活小学”共同开设了《活出想要的人生:人生设计》课程,这堂课的关键词包括了人生系统、时间与金钱、意义与工作、关系与爱等。黑米说:“我没办法帮别人设计他们的人生,但课程会提供一些工具和游戏,让参与者通过互动和玩的方式,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原来我想要这样的生活。”黑米并不认为自己是老师,在教大家人生的意义,而是希望参与者通过自己去追寻答案。

 让“生活小学”成为生活的实验室 

跟着金瓯学习了八段锦的一招一式,第一次感受武术魅力的吴凯感慨道:“虽然网络上也有八段锦教程,但我还是喜欢线下大家一起交流、练习的氛围,感受人、自然、社区相互交融的魅力。”华师大研究生温温觉得,好好生活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做喜欢的事,“最近学了两堂八段锦后,睡眠质量也变好了。我的同学们,既有20岁的同龄人,也有60岁的长辈,参与的人很多元,和大家一起练习很有趣,体验非常好。”

每次“生活小学”开新课程,罗嘉彧都在现场。她表示,目前“生活小学”还是一个需要不断生长和孵化的项目,它不是一个教育场所,更像是一个生活的实验室。在这里,不谈枯燥的公式,不讲乏味的理论,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希望未来‘生活小学’能变成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的社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钟欣悦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