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年创客筑梦,“上海硅巷”创客厅启用
2024-06-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舒适的沙发会谈区,简洁的综合服务供给区,为独角兽企业准备的小型办公区……6月27日,位于定西路上的“上海硅巷”创客厅正式启用。这是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打造的集科技人才服务站、资本技术链接点、产业生态协同“荟”、综合服务供给区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创业平台。随着创客厅的启用,首展“魔力硅来——SeekerLab”也向公众开放,通过投影、装置等为市民带来数智艺术体验。

“上海硅巷”创客厅配备有综合服务供给区、共享办公区、多功能会议室、会客茶室等公共区域,可以为初创企业和双创人才提供拎包入驻的便捷体验。走进以蓝白色为主的创客厅,共享办公空间有十多个创客位,一旁两间为独角兽企业准备的办公室配备了四个工位,还有沙发洽谈区。临窗的科创新星电台空间摆放了绿植,将来会成为创客的展示平台。墙上公告栏张贴了“空间公约”,创客厅提供冰箱、微波炉、打印机等共享设备,更需要创客们绿色文明办公,一起爱护。作为首批入驻的企业,璞跃基金负责人表示,他们原也需要对接各类人群,在创客厅有了工位后,和创客距离更近,办公也更方便。 

会上,街道为璞跃基金、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微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3家单位颁发首批入驻钥匙,希望他们在创客厅中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助力长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创客厅的启用,这里迎来“魔力硅来——SeekerLab”首展,本次展览通过投影区(创客分享区)、电视屏区(AI新作系列展示)、“硅巷科创链”装置、三棱柱灯箱等内容为创客组织分享专业内容、向粉丝展示AIGC新作品、给市民带来数智艺术体验。

《水晶蝴蝶》《重置森林》《古韵今风》……展览5个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东华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作品,这些作品均运用了AIGC。大三学生陈思睿带来了她的《纸质烂尾楼》AI生成作品,聚焦城市富余空间,在创作过程中她觉得, AI出图很快,但还要不断调整对AIGC的指令,“新质生产力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我们未来要成为设计师,也要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

此次华阳路街道联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在“上海硅巷”创客厅内设立SeekerLab数智服务实验室,用于开展时尚科创实践和数智艺术创作展示。东华大学教学实习基地也正式在“上海硅巷”创客厅挂牌,该基地在有效提供学生创新创意作品展示空间的同时,将促进优秀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创客们交流共创,赋能“上海硅巷”科创活力。

华阳路街道表示,下一步将紧密聚焦“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发挥“上海硅巷”创客厅的平台引领作用,竭力提供创新服务“加油包”,栽好筑巢引凤“梧桐树”,培育街区创客文化,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吸引更多科创人才和企业集聚华阳、扎根长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