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个项目共绘创业梦想,“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落幕
2024-06-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6月29至30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答辩在东华大学延安西路校区举办。来自58所学校的358个项目共绘创业梦想,齐探科学奥秘,同赏科创硕果。

  358个项目成功晋级市级决赛  

本届大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置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五大专题组别。自5月启动以来,得到全市各高校、各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共吸引全市78所学校的6.8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项目数达2.5万余个,创历史新高。6月上旬,评审委员会组织多学科、多领域评委进行市级复赛评审,裁定58所学校的358个项目成功晋级市级决赛。

6月30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挂职副书记唐志宇、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倪前龙、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成龙等嘉宾出席第十四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闭幕式。

经过复赛和决赛答辩的激烈角逐,华东理工大学问鼎上海市“挑战杯”总冠军,东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摘得上海市“优胜杯”。

  敢于挑战,项目涵盖各领域技术创新  

我国LED照明市场前景巨大,参与此次“挑战杯”的复旦大学《超越照明:国内领先的健康照明技术服务商》项目团队有10多人,分别来自光学工程、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专业。他们通过技术攻关,自主开发了国内首个CLMT智能混光算法以及实时光谱匹配技术和多通道LED芯片硬件平台,实现了多目标照明参数下的光谱精准计算和调控,如今已在多个企业落地应用。

项目核心成员胡治国介绍,“航天级照明技术,照亮千家万户”是超越照明团队的愿景,他们希望不仅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也能逐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想用健康照明技术和产品,帮助解决国人睡眠问题和中小学生近视防控问题,将健康照明技术普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次参赛“挑战杯”,让这名物理电子学专业的学生不仅感受到如何将所学运用于实际,还在落地过程中了解了商业运作规则,加深了对产业的理解。

我国厨余垃圾产生量巨大且持续增长,利用厨余垃圾制备乳酸类产品成为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东华大学参赛项目《“厨”旧迎新:国内首个厨余垃圾制备高纯乳酸新突破》就在乳酸高效制备和分离提纯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学生团队负责人周凯介绍,团队创新采用多元电子调控技术,48小时内乳酸发酵即可达到峰值,产率高达72%,显著优于行业水平。团队还首创梯级温控钙盐热融结晶工艺,实现乳酸的高效分离提纯。“在最佳工况下,团队技术乳酸钙纯度可达98.4%,产品达到工业级标准。”为进一步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他们针对厨余处理行业缺乏智能化发酵装备的现状,自主研发了集成调控技术、传感器件和参数可视化模块为一体的智能发酵罐,实现了乳酸发酵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精准管理。

周凯所在的项目团队由来自环境工程、土木工程、企业管理等多个专业的硕博人才组成。从2021年前期准备阶段起,就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深度市场调研和技术方案论证,大家一起经历技术突破、工程验证、产业化启动等不同阶段,在此次竞赛中荣获金奖。“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就如挑战杯精神那样,心系祖国,锐意创新,敢于挑战。”   

此次比赛也遴选出部分优秀参赛项目,今年10月,他们将代表上海赴陕西西安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

站在五四运动105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上海共青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挑战杯”赛事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国家双创工作部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化完善创新平台布局、加快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引导高校学生提高认识、充分了解、积极投身国家战略大局,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