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险助力医药创新落地,用金融手段打通患者与创新药械最后一公里
镁信健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栋。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费用,将通过商业保险覆盖,这个消息将让更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获益。“建立一个更加公平、高效、包容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正是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张小栋的初心。
搭建医药与保险桥梁
7月1日清晨,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从上海星夜兼程赶到南京,协助一位病人完成了首次乐意保?(“仑卡奈单抗”注射液注射,适用于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治疗。获悉此事,镁信健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栋十分欣喜:“这类新药对老龄化社会很有意义。”据悉,对于体重60公斤左右的成人来说,乐意保?一年治疗费约18万到20万元。如果遵从临床试验的“18个月完成一个治疗周期”来算,一年半的治疗费用在27万到30万元左右。“我们正在和多家保险公司洽谈,争取尽快通过商业保险覆盖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费用,让更多人用得起。”张小栋表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高效、包容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切实减轻民众医疗负担,就是他们的初心。
张小栋学医药出身,2015年加入上海医药。多年的工作,让他感受到我国医疗健康领域虽然已经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众多创新药械研发投入成本巨大,上市后相对价格也较高,受限于支付能力,不少病人对创新药械望而却步。2017年,32岁的张小栋决定创办镁信健康,他想用金融的手段打通普通患者与创新药械之间“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用得起药。
张小栋团队依托公司重要股东——上海医药和中再寿险,掌握了为险企提供产品设计、风控管理等各方面的服务能力。数据统计显示,以惠民保为例,近三年总参保人数已达3亿人次,而在惠民保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镁信健康是最早的推动者和创新者之一。近年,镁信健康与中再寿险共同进行带病体保险产品研究与探索,为患者设计了用药方面的风险管控模型,还设计了一整套的患者管理机制,这些创新令他们破解了商保壁垒,助力将老人、重大疾病患者、慢病人群等特定群体纳入“惠民保”保障。
普惠金融大有可为
去年7月,上海市医保局联合七部门出台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一问世便在医药圈掀起热议,被业内称为“28条”。实施一年来,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携手对上海“新优药械”目录内产品实现全覆盖,创新药械入院更加畅通。
普惠金融的答卷,上海答得精巧,但不轻巧。只有身处其间,才知晓这一路走来如何不易。“在‘惠民保’计划纳入CAR-T疗法(一种新型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团队遭遇了不小的挑战。”张小栋回忆,CAR-T疗法因其高昂的价格——每剂高达120万元,起初受到保险行业诸多质疑,于是他们提供了大量资料,佐证其经济性和有效性,帮助保司精算价格,做好后续患者的跟踪服务,助力CAR-T疗法被纳入“惠民保”。
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药械、先进医疗等优质资源通过多元支付方式引入“寻常百姓家”。“未来,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最重要的是要回答多元支付机制如何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张小栋表示,他相信未来3-5年,有更多市民和家庭会在除了医保、惠民保之外,再配置一份覆盖面更全的商业健康险,为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奠定基础。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