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未来,少年前行,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获奖选手亮相WAIC2024闭幕式
2024-07-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大家好!我是韩琪朵,我的梦想是利用人工智能,为医疗事业贡献力量,成为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我是许泽诚,我的梦想是通过人工智能,探索未知的宇宙奥秘,成为未来世界的探索者。”

“我是朱冠宇,我用创新科技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地球的发展,成为守护家园的先锋者!”

今天下午,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世博中心闭幕。闭幕式上,三名中国·上海第六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展现了“AI未来 少年前行”的愿景:“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善治AI促进善智生活,共筑美好未来。”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赛事评奖板块中唯一的青少年品牌赛事,中国·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自2018年正式启动以来,秉承“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已成为引领广大青少年了解人工智能知识的重要窗口和展示人工智能创意的重要舞台。

  ◇  科创道路上需要坚韧的品质,坚持才能成功  ◇  

刚刚从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毕业的韩骐朵,在中国·上海第六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获得了AI生活智造赛道一等奖。

说起自己当初设计参赛作品的初衷,她坦言是因为有同学曾经骨折过,所以想设计一个装置帮助骨折病人康复。

韩骐朵设计的是一个绑在骨折手臂上的装置,可以通过监测手臂偏移的幅度,避免病人因为手臂移动影响康复,“比如,(手臂)动得小于5°就没事,一旦超过5°或10°,(系统)就会直接联系护士台。”

为了论证设计的可行性,韩骐朵拜访了多位医生。在设计装过程时,她买了多种传感器,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一开始我是把装置绑在腿上,然后用app做角度测试,后来觉得绑在手臂上更合适,就改成了绑在手臂上。”为了测试数据,韩骐朵甚至让外公当起了“志愿者”——佩戴装置测试数据,发现在外公手臂上测试的数据不太准确后,她又绑到自己手臂上测试。

最终,韩骐朵的这项设计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我感觉科创道路上需要非常坚韧的品质,要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小姑娘感慨地说。

获得AI无人机赛道一等奖的朱冠宇今年9月就将读高三,谈起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的比赛经历,他坦言,这是和两个队友共同努力的结果。

朱冠宇接触无人机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初三时,学校里有无人机兴趣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他挺感兴趣,就报了名。高一时,朱冠宇开始和队友一起参加无人机足球赛,接连获得冠军。“第一次参加比赛时,我老紧张了,很不自信,但是拿了冠军之后,就自信多了,再遇到比赛时都发挥得更好了。”朱冠宇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小学时养成的爱拼高达模型的兴趣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人工智能可以做很多事情,以后如果我从事这方面行业的话,肯定会努力做一些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的事情。”

  ◇  一路走到如此大的舞台上,很有成就感  ◇  

能够站在WAIC2024闭幕式的舞台上,展现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素养,14岁的许泽诚很激动:“投入了那么多时间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现在走到了如此之大的舞台上,感觉很有成就感。”

在中国·上海第六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许泽诚获得了AI智能健康赛道的一等奖。回想这次比赛经历,这个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的准初三生仍记忆犹新。“我们要用金属板、马达、轮子自己搭建一台机器人,然后上赛道做各种任务。”许泽诚说,自己从初一才开始接触机器人,当时无意中看到学校老师发的机器人社团信息,很感兴趣,就加入了社团。在机器人社团,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搭建机器人、练习各种操作,参加了各种比赛。

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的AI智能健康赛道中,有一个项目是用机器人将几个球推到得分区里,备赛期间,许泽诚和搭档搭建的机器人底盘有点高,操作时一不小心球就会跑到车子下面把车子卡住,为此他们前前后后修了好多次,终于把底盘修到了一个合适的高度,既不会让底盘擦地,也不会把球卡进去。“这个过程虽然耗了很长时间,但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克服困难的过程很有成就感。”许泽诚坦言,参加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我以前没有参加过这种比赛,比赛现场那种紧张的气氛,可以帮助我学习如何克服紧张情绪、如何在比赛中表现出最好的效果。”

许泽诚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走进千家万户,对于青少年来说,现在学习人工智能,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就业和了解世界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对科技方面比较感兴趣,将来想成为一名科技从业者。”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赛事评奖板块中唯一的青少年品牌赛事,中国·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青年报社、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已成功举办六届,吸引五万余名青少年参加。今年第七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设置旗舰赛、特别活动、创新探究营等多个板块,将以更多元化的活动形式邀请全国青少年踏上“AI星球”,助力怀揣科技梦想的青少年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释放更耀眼的光芒。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