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21岁的“宿管大爷”,是年轻人的时代答卷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提起大学的宿舍管理员,你的第一反应是冬天穿着老棉袄、腰上挂着一串钥匙的“宿管大爷”,还是公正无私、“绝不可能放一个异性进寝室”的“宿管阿姨”?如果说,现在一位21岁的“宿管大爷”站在了你的面前,你会不会瞠目结舌,不知如何称呼?
这两天,上海建桥学院的“00后”宿管肖鹏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位21岁就当上了“宿管”的帅小伙,因为年龄和职业的巨大反差,以及远超传统意义上这一职业的收入水平,让一部分人津津乐道这背后的来龙去脉,也让一部分人开始正视当下年轻人的择业观。
不容忽视的一个话题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些人的职业观走“窄”了:似乎只有大厂、白领或考公才是正经出路,技能型、服务型职业只能算边缘工作,这是一段时间内社会心态的一种折射,跟教育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事实上,不少人也渐渐意识到,过度教育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并不比缺乏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小。年轻人在一个小的领域内过度“内卷”,不会带来效益的提升,反而带来了种种心理健康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的教育观念开始向着更实际的方向转型——注重学以致用,因为知识能够真正被使用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注重终身教育,因为人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持学习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时刻更新自己,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观念转变,当然跟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也不无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任何一个传统行业乃至新兴行业,都没法保证自己可以做“百年老店”;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行业可能会沉沦,一些已没落的行业也有可能焕发新生。但这些变化的前提,都跟人才的需求密不可分。所以,像肖鹏这样的年轻人,开始拥有了多元化的就业思维,可以去尝试更多的行业,包括传统意义上不太会有年轻人出现的岗位。
年轻人永远代表着朝气、未来和想象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挑战传统职业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的职业赛道,呼应社会新业态的发展,包括研学旅行指导师、民宿管家、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甚至是匪夷所思的“酒店试睡员”“嗅辨员”“闻香师”等在内的新职业,纷纷涌现。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说法的前提,是对职业的高度认可甚至尊重。干一行爱一行并愿意深入钻研这一行,能在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甚至推动行业的发展。肖鹏他们给“宿管大爷”的工作,带来了新气象,让学生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数字经济时代,符合人民生活新需要的职业,需要更多的肖鹏们挺身而出,给出年轻人在新时代“千姿百态”却又独辟蹊径的答卷。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