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博馆开新展,探寻这一“地球宝藏”
2024-07-1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重逾1吨的“巨无霸满天星”晶洞、兼具科学研究价值与美学鉴赏价值的“软糖水晶”晶洞、每一粒都属宝石级别的品质紫水晶晶洞……今天,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和贝林自然世界联合主办、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的“地球宝藏之水晶传奇”特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1临展厅正式拉开帷幕,展览为期3个月。

水晶因为其晶莹剔透的外形、纯净澄澈的质地以及广泛多元的用途,自古以来备受青睐。“地球宝藏之水晶传奇”特展为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瑰宝”主题系列的第三个原创展览,选用了产自全球各地的90余件珍稀水晶藏品和部分艺术品,其中许多大型水晶原石藏品为全球首次展出,如重逾1吨的“巨无霸满天星”晶洞、兼具科学研究价值与美学鉴赏价值的“软糖水晶”晶洞、每一粒都属宝石级别的品质紫水晶晶洞等。

一只如同扇动翅膀的蝴蝶状水晶,成为投影的巨幅影片最好的前景,最后“幻化”出一只真正有生命的蝴蝶……记者看到,展览设置了“暗之序厅”“晶之迷宫”“晶之舞”“晶之森”“晶之谜”“晶之光殿”“晶之礼”七个板块。观众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无遮挡观赏大量珍稀的水晶藏品,同时从水晶的化学成分、晶型结构、共生现象等方面,以破译密码的形式解谜水晶的基本性质。而通过数字媒体的展示方式,更是呈现出水晶颜色的多样性以及背后蕴含的光谱知识,沉浸式体验水晶从岩浆热液到水晶晶体的形成过程。此外,水晶非遗矿石画和艺术作品的展示区,则从人文的角度展现水晶作为自然瑰宝对艺术创作的启发。展览还设置了从穿戴设备到触摸终端、从绿幕拍摄到集章打卡的多样趣味互动,寓教于乐。

除了观赏美丽的水晶,更重要的是能在其中获取很多的科普知识。上海科技馆藏品保护研究中心博士史忠叶告诉记者,这一展览突破了自然博物馆内常规科普展的布展模式,将自然科普、数字媒体和艺术装置相融合,从宝石学性质、地质科学原理、文化艺术等角度为公众呈现水晶这一自然瑰宝的多维魅力。

她介绍说,对于研究者来说,水晶更多的是具备地质研究的价值。比如展出的一件烟晶·金红石,偏褐色的水晶中含有像头发丝或是针状的物质,这就是金红石,这样的水晶包裹体可以称之为发晶,通过这种包裹体,可以研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周遭环境,也是对地质历史的探究,因此具有比较高的科研价值。

据悉,“地球宝藏之水晶传奇”特展为付费展览,成人票60元/人。因展览位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场馆内,观众须提前预约/购买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票并检票入馆后,再前往临展厅入口处购票进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