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社学堂:为新兴青年群体筑梦加油助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赵诗雨 记者 丁文佳 通讯员 陆旭泽
“这不是普通的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这句出自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台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类对浩瀚宇宙的向往与探索。7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上海青社学堂活动暨松江区新兴青年群体科影融合分享活动在上海松江印象城举行。
科影融合 破题新质生产力
头顶一口铝锅练功就能接收宇宙信号、被麻雀包裹像外星人一样消失不见、在精神病院汇演中为女儿写诗……现场放映的《宇宙探索编辑部》不仅是一部科幻喜剧,带人回忆了充满迷狂气息的民间科学烙印,更承载着对宇宙探索的无限遐想,在青社学堂上引发了在场新兴青年群体代表对科技与影视融合新趋势的热烈讨论。
正泰电气员工柴晓宇、叮咚买菜员工曹慧茹、顾绣绣娘金芝婷以及旅行博主牛牧青,四位青社学堂学员代表分享了各自对于科技与影视融合的看法,展示了“新”青年群体的多元视角和创新思维。曹慧茹提到,叮咚买菜的骑手群体与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都怀揣着成为自己人生英雄的梦想;牛牧青则感叹,这部电影不仅是对科幻的探索,更是对梦想、责任和现实抉择的深刻诠释。同样作为学员的正泰智慧能源产业集群团委书记沙莎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学员,青社学堂聚焦新质生产力,特别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有助于新兴青年群体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帮助新兴青年群体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推动新兴青年群体的创新发展。”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次活动团市委、团松江区委搭建了平台,和有同样趣缘的新兴青年群体优秀代表在青社学堂中一起互动交流,收获很大。
“我们一直在尝试努力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走进新兴青年群体。”团松江区委书记吕明远认为,青社学堂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平台,激发更多新兴青年群体的创新创业热情,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挺膺担当,展现青春作为。
红色寻访 书写新时代篇章
长期以来,团上海市委以青社学堂为抓手,做实“千联万聚常引”项目,面向18类新兴青年群体提供理论提升、职业发展、社会融入、创业培训、身心健康等服务,不仅聚焦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更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新兴青年群体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平台。
在教学形式上,上海青社学堂力求创新。今年3月,青社学堂走出上海,带领新兴青年共赴福建三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寻访体验等形式,将理论学习融入历史场景,使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理论认识,让革命精神在新一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作为此行的学员,百度公司党员、青年社会组织骨干郭道川,主要负责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及推广,首次踏上三明这片热土,感触颇深。他分享道:“我们模拟当年的历史场景、穿上当年的服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艰辛和不易,更加坚定了对红色文化的信仰和尊重。此类走出去学习的方式让我们更好地把红色基因铭刻在心。今后我将助力推动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说到底就是更多创造社会价值,让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筑梦空间 思想引领的新阵地
除了青社学堂以外,团市委还实施了“筑梦计划”,加强新兴青年群体的联系服务引领。目前,全市共有“筑梦空间”162个,青社学堂也“走”进了“筑梦空间”。去年以来,团市委借助青社学堂,在“筑梦空间”中举办读书会,引导新兴青年群体精读细读重点篇目,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25个,开展领学活动68场,以“新”言“新”语、“青”言“青”语传播正能量,建立“个人自学、专题领学、分组研学、结对联学、示范促学”的五学机制。以“多带一个朋友”的方式,让“筑梦空间”成为了形成“团员联系青年、青年带动青年”工作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据悉,在思想引领方面,团市委还针对新兴青年群体开发了“政治素养”“理论素养”“精神素养”“能力素养”四大类别课程,突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党情国情市情、专业领域前沿趋势等内容,打通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赋能。
团上海市委副书记王江表示,“新兴青年群体思维活跃,充满激情活力,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我们充分考虑了新兴青年群体这一特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求新求变’等方式,探索创新用青年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引领青年,为全市更多新兴青年群体筑梦加油助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实习生 赵诗雨 记者 丁文佳 通讯员 陆旭泽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