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现|突然爆火!大热天很多年轻人一边吐槽一边在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郭容/图
热热热!夏日炎炎,花样冰激淋、各式饮料等消暑利器走红。然而,近期最流行的降温单品并非是冰激凌,而是一杯几元钱的“冰杯”。
一杯3.5元左右的冰杯加上各式饮料一顿搭配下来,价格并不比一杯奶茶、咖啡便宜很多,为什么突然就在年轻人群体中爆火起来?有年轻人说,冰杯能让饮品的口感变得更好;更多年轻人说,用冰杯DIY调制冷饮,能变幻出万千种组合,这远远不是一杯简单饮品能带来的快乐。
※ 几元一杯的冰杯,线上线下都卖爆了 ※
今年夏天,冰杯成为热门单品。
“+3.5元,就能让饮品打开全新的口感”“任何一款瓶装饮料加上冰杯,瞬间感觉透心凉”……在各大社交平台,随便搜索一下,就能看到“冰杯自制饮品”“冰杯DIY”等搜索关键词,关于冰杯的各种笔记目前也已超过4万篇。
所谓冰杯,即由食用冰和一个塑料杯简单组成。与市民日常在家简易制作的冰块不同,冰杯内装的是专业食用冰,通常更加透明、密度较高,并且不容易融化。
冰杯不需要高成本、高门槛,但其市场规模并不小。此前,冰杯更多时候由专业制冰企业将食用冰提供给茶饮店、餐厅等商家,用来能够提升饮品饮用口感,但如今却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冰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于2026年增长至630亿元。
近日,在申城不同便利店的冰柜区域,都能找到受年轻人追捧的各种不同品牌的冰杯,价格从3.5元-10元不等。记者发现,目前在售的冰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纯净水冰杯,即配料表里只有水;另一种是带味冰杯,包括水果味冰杯等。
在上海一家全家便利店,一款冰杯里面装满了纯净水冰块,外包装显示,该产品的配料只有饮用水,单杯规格为160g,外包装上清晰地标识着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等相关信息,保质期为12个月。而另一款袋装的1000g可食用冰块,售价为12元。
除了纯净水冰块外,有些便利店还能找到柠檬、草莓等自带口味的冰杯,直接加入饮用水即可变为饮料。除了单纯的冰杯来说,冰球杯价格最贵,塑料杯里装个圆润的冰球,售价在9元左右。部分冰杯与饮料搭配购买还可以享有一定优惠。
在一家罗森便利店,食用冰杯琳琅满目。记者看到,其中一款售价4.5元的柠檬味冰杯尤其热销。店员告诉记者,梅雨季结束后上海迅速进入了高温天气,冰杯销量明显增长。
除了占据各大便利店的C位,在外卖平台上,冰杯的相关销量同样一路走高,均在百杯以上,而价格比线下相对便宜。
※ 有人吐槽价格贵,有人热衷于各类DIY ※
今年夏天,冰杯突然“出圈”,以独立商品的身份走向终端消费市场。而让冰杯一路走火的,正是这群年轻人。
“冰杯最近经常卖断货,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店里买碳酸饮料,直接倒在冰杯里喝,或者搭配不同的茶饮自制一杯冰饮,非常解渴。”罗森便利店一位店员告诉记者。
95后小张正在便利店购买冰杯,“冰杯可以让夏季饮品变得更好喝,这是关键。将一罐可乐倒入冰杯,即可快速获得一杯冰镇可乐。”小张分享了自己购买冰杯的原因,眼下天气太热,就算冰镇饮料,在室外放一会就不凉了,自己买个冰杯DIY一下,就可以让饮品“凉快”很久。
“通过冰杯可以解锁不同的冰饮口味,很有趣!”95后小秦同样是冰杯爱好者,经常在便利店购买冰杯调配喜欢的冰饮,很有时候她还喜欢自己调配冰咖。在她看来,自制咖啡肯定比在咖啡店购买便宜。
除了纯冰块外,各种带味冰杯和冰球,更是被年轻人用来作为DIY饮料的冰块使用。“中午我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和同事一起在便利店买冰杯和饮料,回办公室后一起DIY各自喜欢的口味,特别有意思。”00后小刘说。
而在社交平台,更多的网友分享了各种独特的冰杯DIY配方,比如葡萄汁+雪碧=葡萄气泡多多、旺仔牛奶+茉莉蜜茶+冰块=茉香奶绿等。
不过,社交平台上,也有一些网友吐槽冰杯价格太贵。“冰块不是应该免费提供吗?一瓶矿泉水也就2元不到啊”“一不小心买到了冰杯刺客,一个冰球居然要8.9元!”……
既然冰杯售价并不算很低,加上购买饮料、配料的钱,一杯DIY饮品综合下来也要10元以上,为何冰杯依然火爆?采访中,多数年轻人觉得,虽然冰块本身不贵,但人工费、电费这些都要钱,所以三四元的冰杯价格还能接受,再说怎么样也比直接买奶茶要来的便宜一些。更多年轻人觉得,冰杯加上各种饮料DIY很有意思,他们更享受这个过程。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从实用性角度来看,只需在便利店轻松购得,便能迅速将喜爱的饮品变成清凉爽口的冷饮。这在炎炎夏日里,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此外,冰杯样式和口味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调配花样饮品,满足了当下年轻人追求个性与时尚的心理。
夏天捧着冰杯狂炫冷饮解暑?专家提醒——
饮品加上冰杯,瞬间让人感觉透心凉……很多年轻人觉得,高温天加入冰块后,很多饮料口感会变得更好,但是过量食用冰镇饮品会对胃等造成一定的伤害。
“首先,太多食用冰块会刺激胃肠。”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叶璐告诉记者,冰块的低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痛、胃炎和胃溃疡等问题;降低胃内消化酶活性,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刺激肠道,导致肠蠕动加快,从而引发腹泻。
同时,还会造成血管刺激。大量吃冰会让血管收缩。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血管的自我调节功能较差,食用冰块后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绞痛等。
“从中医角度来讲,我们吃下的食物、水液消化需要脾胃运化,运化的动力需要阳气的支持,大量的冰饮会消耗人体阳气,从而造成脾胃运化动力不足,食物、水液停滞,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舌苔厚腻等症状。气血的正常运行也需要阳气推动,寒邪不但消耗阳气,其本身也有收引、凝滞的特性,会导致气血运行缓慢甚至凝滞不通,进而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痛经等。”叶璐副主任医师表示。此外,慢性咳喘病人,体内有伏痰停滞,冰饮的寒冷刺激容易引动伏痰,导致慢性咳喘发作。
“进入伏天后特别需要注意补水。特别是经常在户外工作者出汗较多,导致身体的电解质流失,所以要多喝水,一般建议喝20多摄氏度的温水为佳,并稍微加一些食盐,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以防脱水的发生。”叶璐副主任医师建议。
除了不过量食用冰饮,还尽量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比如烧烤、麻辣烫、火锅等,因为在伏天气温高、湿度大,人的消化能力会比较弱,辛辣油腻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很有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多吃一些防暑开胃的蔬菜水果。伏天气温高,又不能多吃冷饮,就比较推荐吃一些绿豆、冬瓜、苦瓜、西瓜等具有清热解暑效果的蔬菜水果。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冰杯的走红,是满足了当下绝大多数年轻人追求的个性化和新颖化的消费趋势,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食用冰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如果购买了不合格的冰杯,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年轻人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郭容/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