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学跨境电商,究竟是开店赚钱还是网络诈骗?
2024-07-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通讯员 陆毅豪

随着电商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犯罪分子瞄准了想开网店的群体。近期,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在刑侦总队指导下,破获一起以开设“跨境电商”为幌子的诈骗案件,陆续抓获团伙头目黄某,引流人员王某、陆某等涉案犯罪嫌疑人40余名,涉案资金300余万元。

开店赚钱

  还是诈骗陷阱?  

2023年底,一名叫“接待—微微”的客服人员主动添加肖先生为好友,并询问是否有兴趣做跨境电商业务,可以做生意赚大钱。面对新鲜事物,肖先生产生了浓厚兴趣。转而继续了解,无需经验、专人指导、手把手教学,只需5000到1万的加盟金,便可启动项目。

随后“客服”向肖先生介绍了跨境网店的开设方法,只需在他们的平台上开设店铺,后续收到订单,在客服提供的网页下单进货即可。前三个月公司不收取相关费用,之后只提成利润的10%。

“只要一笔加盟费,就能坐等赚钱。”简单的操作让肖先生心动,加之客服又提供了相关“资质证明”,肖先生打消了顾虑,支付了1万余元的“加盟费”。

在肖先生加盟后的第6天,他就收到了第一笔“订单”。按照客服指令,肖先生连续5天通过扫码支付等方式,向指定账户汇款1万余元用于店铺“进货”。

面对客服接二连三的“催款”要求,肖先生一边称囊中羞涩,一边还试图借钱打款。直到其操作从平台提现,却被告知如不处理订单,之前的投入都将“付之东流”,肖先生这才发现自己上当并报警。

投放、引流

  团伙分工明确  

接报后,警方发现有多个网络业务群为“境外店铺”投放广告、发单派单。随着调查深入,相继查获了大量教授引流方法,分享话术经验的“报单群”。警方从群聊入手“抽丝剥茧”,一个以网络广告投放、包装背景引流,利用话术圈钱的诈骗集团逐渐浮出水面。

警方研判发现,引流人员通常将微信包装成跨境开店“客服”,在各网络平台投放虚假广告,通过主动添加微信好友,介绍跨境电商赚钱,利用话术拉客户进群,将群名称改成专属服务群后,由小组长负责进行二次引流,介绍运营模式、提供“资质证明”,打消客户疑虑,以此吸引“投资”。

在客户缴纳“加盟费”后,客服会利用客户急于赚钱的心理,以进货为由,逐渐加大投资,直到客户试图提现才意识到上当受骗,至此圈钱跑路。

收网行动

  揪出幕后黑手  

2024年年初至7月,闵行警方兵分多路,赶赴江西宜春、江苏徐州等多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其中在徐州抓获团伙主要成员黄某,现场扣押用于引流的手机10余部,已查实的涉案资金300余万元。

据黄某交代,2023年其通过网络在江西、江苏等外省多地招募社会闲散人员并设立多名小组长,通过发展亲朋好友作为组员。在团伙初具规模后,交由陆某、王某开展话术培训。通常以专业的公司资质、无门槛的开店技巧、客观的投资收入、全面的售后服务,让被害人产生信任,进入设下的圈套。

面对讯问,黄某向民警坦白,被害人上当后,客服便进行虚假下单,让被害人充值进货,以发货超时、客户投诉等理由让被害人加大投资,直到骗局被识破。

直至案发,警方已在全国多地发现被害人30余名。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等40余人因涉嫌诈骗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闵行公安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通讯员 陆毅豪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