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高温下,00后建筑工人挥汗如雨
2024-07-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2001年出生的佤族小伙田岩田17岁就外出谋生,在老家时他在景区以跳舞为生,之后跟着亲戚开启了江苏、浙江的奔波之旅,今年5月他来到了上海。

见到田岩田的第一眼,他黝黑的脸上顶着沉重的安全帽,长裤长袖,头发拧在一起,湿哒哒的汗水滴下来。他是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杨浦区定海社区K7A-01地块商品住宅项目工地上唯一的一线00后建筑工人。能吃苦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00后泥瓦工在工地挥汗浇筑着混凝土,也浇筑着自己的小愿望

下午3点多,站在6楼的工地,田岩田仰头,一口气喝完了整整一瓶500ML的盐汽水。摸了下额头的汗水,继续工作。

作为工地上的泥瓦工,他要做的工作很多:打灰、打混凝土、绑钢筋、砌墙。将校准仪器打开,对着红外线射出的直线砌墙,需十分考验耐心。

泥瓦工也许是所有工种中接触粉尘、泥浆最多的,安全马甲的反光条上布满了泥渍。推着装满水泥的推斗车,踩着一路泥泞来来回回在不同的工地间辗转。灰色的钢筋水泥成了日常工作的主色调。

“喜欢上海吗?来这里多久了?”听到记者的提问,他脸上绽放一丝笑意,顿时有了生色。

“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感觉上海挺好的。”

3个月时间,他已经适应了在沪的生活工作,当下他还需要适应的是沪版高温天。不过这难不倒这名00后。即便上海最近持续高温闷热,田岩田也在积极寻找着应对措施。“相较而言,夏天的时候,我们老家云南的确更凉快一点,但在这里我也可以忍耐。如果实在顶不住,项目部会提醒我们,我自己也会找阴凉地方休息一下。我们实施的是错峰施工。平时工地上也有防暑降温的药、盐汽水、藿香正气滴丸等。休息室还有茶水间、通风扇等。”

现在的田岩田每天5点多起床,洗漱完毕后6点上工,迎战高温一天的他看上去有些疲倦,脸部被烈日晒得黝黑。

对此,他丝毫不介意,反而调侃地解释说:“我们佤族以黑为美。虽然最近晒黑了,但是在我看来是变帅了。”

其实,田岩田如此奋斗也有自己的愿望,那就是多赚点钱。目前已经成家的他,会时时刻刻挂念着远在老家的妻子和父母。“忙的时候还好,晚上静下来的时候就想家了。”“不吃苦不行,我都有老婆了,还有老人要照顾。”

3年前,田岩田开始学习工地上的一些基础工作,从此他把家安在了工地上。他最擅长的是打灰,“这个活没啥技术含量,就看反应是否快,拉车快不快。”在每天打灰的过程中,他也在努力地浇筑着自己的小愿望。

穿梭于各个楼栋,顶着大太阳在室外站着和蒸桑拿差不多

工地上除了各个工种的建筑工人外,还有施工员和安全员等管理岗的人员。施工员张祖龙也是一名00后,毕业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他校招时被繁华的上海所吸引,来上海已经3年了。作为施工员的他除了要跟进施工现场进度,还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比如在工人浇筑完混凝土以后,查看是否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复等。

张祖龙负责的分别是1号、6号、7号三个楼栋,需要监管100多名工人。高温天,他需要在不同楼栋间跑来跑去。为了节省时间,每次他都是坐电梯到楼顶后,一层层往下走。往往出了办公室才几分钟就一身汗。

“真的都不用爬楼汗就出来了。按照施工要求,我们必须戴安全帽,穿硬质的劳保鞋以免踩到铁钉扎脚。不光是头上,脚上也全是汗,闷热无比。有时候碰到工序交接,交叉作业,我跑得更勤快了。因为工期很近,中午压根没时间洗澡。只有下工后才能洗去一身尘土。”来上海3年的张祖龙告诉记者,上海的夏天真的一年比一年热。眼下还没到最热的天气。到了三伏天更会酷热无比。前一阵子上海持续梅雨天,胸口和头闷闷的,身上也是黏糊糊的,空气湿度很大。”

谈及避暑秘诀,他表示,一旦感到身体不适了,会赶紧转移到阴凉的地方,或者吹吹空调,喝点水。

通常,张祖龙会上下午在负责范围内各巡视一次,随机抽查。也可能到别的同事的楼栋互相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作为新上海人,张祖龙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很不错。“上海的包容性很强的,给年轻人的机会比较多。工人教育层次较高,对安全问题比较在意。这几年,我们的居住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二三个人住一起,住得也更为宽敞了。”

空闲的时候,张祖龙最爱做的事是到杨浦滨江逛逛,他也爱到位于江边的上海时尚中心探访品牌专卖店、物色特色小吃。

24岁的安全员傅远哲老家在安徽省六安市,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的他本科学的是安全工程专业。今年4月份刚入驻项目的他告诉记者,安全员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包括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对施工器械、施工设施的安全管理。

“最热的那几天,在外面站一会就是一身汗。因为安全员的工作需要经常在现场巡查,检查一栋楼要每一层都看一遍。高温天一栋楼检查完衣服都湿透了。除了巡查之外,现场有危险性比较大的作业时需要安全员站在一旁。顶着大太阳在室外站着和蒸桑拿差不多。”傅远哲说。

谈及未来的憧憬,他表示,加上在上海上大学的时间,自己来上海已经6年了。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留在上海。“对上海最深的印象就是上海是一个现代化程度很高,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的城市。”

“00后工人的表现让我们刮目相看”

7月21日,随着3号楼完成大屋面结构浇筑,上海宝冶公司承建的杨浦区定海社区K7A-01地块商品住宅项目结构全面封顶完成。相较合同工期,此次提前25天完成结构施工。这标志着项目施工将逐步过渡到粗装修施工、专业施工及精装修施工阶段,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底完成竣工。

据了解,杨浦区定海社区K7A-01地块商品住宅项目位于杨浦区东外滩北段的核心地带,占地面积约4.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76万平方米,地下2层。建设16栋住宅及配套设施。

“小田是我们工地上唯一的00后一线建筑工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杨浦区定海社区K7A-01商品住宅项目项目技术负责人于浩告诉记者,自己在近日的工作中筛查发现,整个项目中的500名工作人员中,一线00后建筑工人只有一位。“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能吃得了这个苦,尤其当下这个炎炎夏日。来自云南省的佤族小伙田岩田的表现让我对00后工人刮目相看。”

“为了应对这个炎热的夏天,项目部也是不敢丝毫放松,采取了做两头休中间的错峰施工制度,另外我们也会定期给工人发放盐汽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于浩告诉记者,“施工繁忙期时,在场施工人员能达到1000多位。随着结构封顶完成,目前在场人数还剩500多人奋战在项目上,主要进行二结构的抹灰和外墙保温层施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