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幺幺洞捌》排练现场,好戏炼成原来需要这样的松弛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视频 受访者供图
将于8月16日—9月1日在上剧场开演的《幺幺洞捌》,在这个八月进入了最火热的排练阶段。室外热浪滚滚,排练厅内人声鼎沸,时不时爆发出欢愉的笑声。一部有关英雄主义的赞歌,串联起过去与当代,那些时代的印痕也让当代人找到很多共鸣。昨日,记者走进《幺幺洞捌》排练现场,围观了导演赖声川与团队顶着热浪的创作过程。
这部旧戏重排,已走过5年。赖声川导演依然在现场调试着演员的走位,现场的调度。这种对于创作“若只如初见”的热忱,让人心生敬佩。
前一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召开,作为戏剧节发起人、乌镇创意“铁三角”,赖声川与孟京辉、黄磊共同宣布了今年的特邀剧目。在宣布几部国际大导演的作品时,赖声川不忘自嘲打趣:“我们都是‘乌镇老人组’”。今年10月,赖声川即将迎来70岁生日。如他所说,确实已是“中国戏剧圈里的老人”。可是这位老人,一直都是马不停蹄的节奏。8月6日,他当日往返上海乌镇,为戏剧节预热。8月7日下午,已回到上剧场楼上的排练厅,和正在复排的话剧《幺幺洞捌》演职团队一起创作。过几日,又即将赶赴美国。
“我要把你俩的人物关系再升华一下,要让当下的观众理解,当年这种‘牺牲’是很正常的选择。”全排开场没多久,赖声川紧急叫停。为剧中分饰“作家舒彤”和“安娜”两个角色的青年演员豆豆讲戏。没过多久,又给樊光耀等其他剧中角色讲戏。赖声川为《幺幺洞捌》设计的舞台空间,只有在剧场里才能感受到的时空并置魔法,穿越古今,探讨英雄主义的意义所在。
排练厅里,赖声川很随意地穿着一席布衣,脚蹬凉鞋,看起来相当松弛。演员表演“大放异彩”,极具喜感之时,他会跟着一起放声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缝。工作台上,竟然是一杯奶茶,他边导着戏,还时不时吸两口珍珠奶茶,极具“反差萌”。可是这种随意中,却藏着极致的严谨。他会时不时地喊停,大到演员出场动线走位,小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说话的一种语调,一只包包的摆放位置,一个小道具出现的合理性等等,都要亲自细抠一遍。说到情切时,还会亲自下场指导。虽然这是一部旧戏重排,可是任何一个细节,他并不会敷衍了事。排练厅里时常欢声笑语,有碰撞,有讨论,创作的氛围极好。
《幺幺洞捌》是赖声川创作于2019年的作品,在今年重新搬上舞台,它是赖声川写给上海的诗,五年的时光没有使之褪色,反而被淘洗出映照这个时代的光辉。“宝总套餐”“学区房”“热门作家就是所有人的老师”“随时听作家差遣的智能语音音响‘爱德华’”“当代人还有真爱吗?” ……很多在当下符合时代语境的热词热梗埋在演员的台词里,不免让人会心一笑。
2019年,是赖声川在上海的第四个年头,但他与这座城市的渊源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在《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如影随形》等作品中都能看到上海的影子。自2015年上剧场成立之后,赖声川时常骑行于上海街头观察这座城市,这条路曾经什么人走过?这座建筑里住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故事?这些都成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幺幺洞捌》正是以上海虹口一老仓库为背景创作的古今谍战剧场拼贴密码。
“一个城市的记忆就是这样子,你要记得这些人。上海有这么多人,有这么多名人的故居,它不只是摆在那边给你参观一下,要感受到这些人是属于这个城市的,他们住在这个城市里,你也住在这个城市里,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城市的一部分。”赖声川说道。可以说,《幺幺洞捌》传递的正是赖声川这份对人、城市和历史的关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视频 受访者供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