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七夕,上海国际邮轮节“海上甜爱路”启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孙洁媛、胡毅超是一对新婚小夫妻,今天,他们登上了“蓝梦之歌”号邮轮,开启一段爱情之旅。明天就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作为2024上海首届国际邮轮节系列活动之一,“海上甜爱路”今启航!
// 进一步推动邮轮经济与甜蜜产业融合 //
“从甜爱路出发,七夕节可以欣赏到北外滩滨江的一江一河两岸美景,这一切都非常有意义。”孙洁媛笑着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她的父亲是海军,她小时候是在军舰上长大的,经常在甲板上玩,所以今天还特意穿了一件海军领的白裙子。沉浸在甜蜜中的小夫妻,对于未来的幸福生活非常期待。
由虹口区政府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海上甜爱路”启航活动在靠泊于国客中心码头的“蓝梦之歌”轮上举办。 以进一步推动邮轮经济与甜蜜产业的融合,助力消费扩容升级,引领广大市民及游客深度领略邮轮文化与上海城市魅力。
甜爱路——当最浪漫的路牌安放到邮轮上,新的甜蜜之旅从此开启。当12对新人在邮轮上缓缓展开手中的国风婚书,贞贞誓言,亘古相守,是浪漫的象征、深情的承诺,更是爱情的传承。在前期招募活动新人的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热烈响应,增进了市民对七夕节日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弘扬忠贞爱情、家庭美满。
主办方表示,“海上甜爱路”启航,既是一次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更是产业发展的一次创新尝试。结合区域优势,将邮轮与甜蜜两大产业融合联动。甜蜜产业是虹口区的特色产业,是传统婚俗文化与新潮婚庆产业链的叠加与融合。虹口立足“文化三地”的资源禀赋,通过项目带动、联盟组建、文化创新,致力于打造涵盖婚姻全生命周期的优质配套产业集群。两个产业的联动发展,一方面帮助邮轮业拓展消费人群,完善商业配套。另一方面为甜蜜产业创建更多甜蜜场景,加快资源集聚。
// 各方推进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06年,歌诗达邮轮“爱兰歌娜”号从北外滩盛大启航,由此,国客码头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个邮轮母港,也是第一条母港邮轮航线的诞生地,拉开了中国邮轮旅游以及整个产业发展的序幕。虹口致力打造“邮轮+”的产业集群,推动邮轮产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北外滩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集聚地。
在一系列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上海国际邮轮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今年以来,随着本土邮轮的兴起和国际邮轮的回归,中国的邮轮旅游产品愈加丰富,“邮轮游”越来越受到国内游客的欢迎。
今年前6个月,上海邮轮港接靠邮轮89艘次,接待旅客约59.27万人次,占全国邮轮旅客接待量约七成,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七成。预计全年上海邮轮港接靠邮轮约260艘次,接待旅客约150万人次。
此番为打造上海邮轮文化特色品牌,航运和邮轮经济专委会联合航海邮局发行了《邮起上海 轮动全球》个性化邮票和邮资机戳,征询过程中,得到了2个邮轮码头和6家以上海为母港、访问港的邮轮公司热烈响应,纷纷提供了高清原图,并积极参于邮票制作过程中主题词的编写。
通过《邮起上海 轮动全球》个性化邮票特殊的“合体”形式,将多艘各具特色的邮轮集中呈现,同时还包括了吴淞口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和“醉美岸线”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这是自2006年国内首条现代邮轮航线开通以来的第一次。
在上海国际邮轮节系列活动期间,广大邮迷朋友们也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邮资机戳、纪念邮折、钞券版封、明信片、纪念章……都一一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旗下有“蓝梦之星”和“蓝梦之歌”两艘国际邮轮的蓝梦国际邮轮,针对暑期档还精心设计了多样化航线,提供了丰富的岸上深度游选择。8月9日活动当天将开启以海岛度假为主题的航次。11月26日将创新复刻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足迹,踏足10国/地区15港17站东南亚目的地,开启“史诗下西洋33晚长歌行”的超长航线,带领旅客重拾恢弘的“下西洋”历史记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