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大联动半径,6+1首批联动创新区实行“一区一方案”
2024-08-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介绍了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情况,杨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虹口区委常委、副区长吴伟平,宝山区委常委、副区长肖刚,黄浦区副区长王槐,闵行区副区长谭瑞琮分别介绍了各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会上获悉,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各区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提出了很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联动改革建议。经市政府批准,在黄浦、徐汇、虹口、杨浦、宝山、闵行等6个区内的重点区域,以及位于自贸试验区外的松江、漕河泾、奉贤、金桥、青浦、嘉定等6个综合保税区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形成“6+1”首批联动创新区“一区一方案”。 

在首批联动创新区中,黄浦涵盖外滩区域、滨江中央科创区域、淮海新天地区域和环人民广场区域,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重点聚焦金融服务和进口贸易,在推广境外金融职业资格认可机制、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试点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实施艺术机构分级分类管理、探索以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一批任务举措。

徐汇涵盖大徐家汇区域、西岸滨江区域、漕开发及拓展区域、徐汇中城区域和华泾门户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科技成果转化,在促进人工智能产教融合、打造数字经济语料生态、推动数据高效便利安全出境,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质量孵化器建设等方面提出一批任务举措。

虹口涵盖北外滩区域,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重点聚焦高端航运和金融服务、绿色低碳服务,在实行涉外商事海事临时仲裁、拓展绿色航运新业态、吸引集聚绿色低碳国际化人才、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供给、探索企业庭外重组新模式等方面提出一批任务举措。

杨浦涵盖大创智科创走廊片区和滨江国际创新秀带片区,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合作和在线新经济发展,在协同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国际创新资源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跨境转化、探索区校企紧密合作新模式、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开放创新等方面提出一批任务举措。

宝山涵盖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张江高新区宝山园和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重点聚焦邮轮经济和绿色低碳供应链,在创新邮轮口岸通关模式、深化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管理创新、构建邮轮人才引育体系、增强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碳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一批任务举措。

闵行涵盖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部分)及“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两大区域中的产业板块,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重点聚焦新型国际贸易和高端智能制造,在提升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能级、拓展公用型保税仓库功能、支持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促进高端装备领域跨区域产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一批任务举措。

综合保税区联动创新区,涵盖自贸试验区范围外6个综合保税区全域,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重点聚焦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在支持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探索拓展“保税+”业务、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加强土地等各类要素保障供给、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一批任务举措。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首批联动创新区共计提出了44条拟先行先试的任务举措。联动创新区的确立,有利于持续放大制度创新溢出效应,实现自贸试验区政策适用范围的有机延展,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创新的深化突破,进一步促进上海外贸提质增效,推动产业有机融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