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了,我要救妈妈!”金山少年上榜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名单公布了,来自上海市金山区蒙山中学的少年李王喆成为了上海市“唯二”,金山区唯一的入选学生。
腼腆的李王喆是名普通少年,时常将温和的笑容带给身边的同学,他的热心融入了生活点滴中,老师们也时常被他的温暖打动。13岁的他,本该无忧无虑,但是2023年8月的一个消息,打破了他原本宁静的生活……
◇ “我长大了,我要救妈妈!” ◇
2023年8月,李王喆的妈妈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对于原本幸福的家庭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医生告诉他们,这是恶性血液疾病,只有骨髓移植才有治愈的可能,患者的直系亲属有50%概率匹配成功。接下来就面临着一个选择:“该用谁的骨髓呢?”
“用我的,我要救妈妈!外公外婆老了,捐献骨髓伤身体,我长大了,可以给妈妈捐骨髓!”没有给家人考虑的时间,更没有让任何家人做任何尝试,李王喆坚定地站了出来,“是妈妈把我带到了这世间,我可以救妈妈的!”
古有黄香温席,今有捐髓救母,在母亲与自己之间,李王喆毫不犹豫选择了母亲,此刻,他觉得很庆幸,因为自己是母亲的儿子,自己能够为母亲带来生的希望。
◇ “我是男子汉,我要坚强!” ◇
捐髓,短短两个字,令多少成年人望而却步,而李王喆,小小的身躯却展现了惊人的力量。
得到家人的同意后,李王喆开始了捐骨髓之前的各种检查,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骨髓穿刺检查,一根比抽血针头粗了不止一倍的钢针扎入臀部的髂骨,虽然打了麻药,但是麻药并不能麻痹到骨头,李王喆终于还是因为疼痛忍不住哭出了声,但他牢记医生说的,不能动!他蜷缩着身子,疼痛使得他衣服尽湿,但始终咬牙坚持。
那年的国庆假期,李王喆是在病房里度过的,每天要打两针升白针,打了整整四天,尽管李王喆从小怕打针,但一想到妈妈还在病痛中,每次他都一声不吭地撸起袖子配合。终于到了干细胞提取分离的日子,脖子两边深埋着两根几乎直达心脏的静脉管,机器在耳边隆隆,李王喆一动不动地躺了4个多小时,尽管有各种不适,但他还是坚持着。由于他年纪小,细胞采集进行了两天。最终,400毫升造血干细胞缓缓地流进了妈妈的身体里。
血脉相连,多少日夜的疼痛,李王喆没有吭一声,因为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救妈妈。
◇ “妈妈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 ◇
李王喆用自己对母亲的爱,带给母亲新的生命。去年10月顺利捐献后,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王喆的妈妈终于出院了。当时由于妈妈没有免疫力不能和外界接触以及复查的需要,还租住在医院附近,李王喆只能通过视频和妈妈聊天,视频里他常常对妈妈嘘寒问暖,加油打气。“我要让妈妈放心,让妈妈在医院安心养病。”如今一家团圆,李王喆常陪妈妈散步。
回到学校生活,李王喆认真投入学习,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这个暑假,他还前往福建三明市,参加“激扬青春研丹霞,寻根追味品人文”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这两年他还获得2022-2023年度金山区十佳“新时代好少年”、蒙山中学2023年度“新时代好少年”……
现实生活给13岁的李王喆出了一道难题,而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毅护母亲周全,诠释了全新的孝亲、敬老,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美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