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也能低碳?沪上首个低碳交友文化节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今天我们回访的时候,发现已经有5对男女嘉宾开始接触起来了。其中有一对还相约今天一起吃饭,有很强的交往意愿。”鹊桥联谊汇常务副秘书长、市婚介协会副会长、“小红楼”楼琼莉告诉记者。
原来,这个周末,近百名男女嘉宾一起参加了一场特别的上海世博首届低碳交友文化节活动,和传统的交友活动不同,不仅整个交友的过程很环保,倡导绿色出行,不开空调,同时还引入了王婆机制,开展速配,减少了交友环节想要把好感说出口很难的“无效耗电”。
◆ 绿色出行,来一场环保低碳真爱之旅 ◆
当下的恋爱、婚姻要不要“节能减负”?带着这样的疑问,95后女生小李来到上海碳博物馆和国网浦东双碳展厅,参加了首届低碳交友文化节。
不少男女嘉宾发现,整个环境布置首先凸显绿色环保要求。如在大厅利用纸艺材料制作花艺绽放区、在走廊放置树叶书签签到板和纸质引导牌,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营造了天然氧吧氛围。
来到11楼的展厅,胡小姐感叹说,“这个交友活动果然很低碳,活动现场都空调都没有开。”从事医疗大数据工作的褚先生也表示,为了响应活动主题,平时开车的他索性选择了绿色出行——坐地铁来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前,主办单位首先安排男女嘉宾参观了上海碳博物馆、国网浦东双碳展厅,讲解员介绍了馆藏意义,宣传适应时代要求的低碳爱情观。在启动仪式上,领导们上台浇树,寓意低碳交友活动开启。然后,按手环颜色将男女嘉宾分成若人两人小组,由一人持针、一人穿线,考验搭档之间的默契度,这一破冰首秀拉升了场内热度。
正戏开始了,在环保低碳真爱之旅环节,在碳文化馆里,男女嘉宾零距离接触,交流对低碳爱情观的认识和向往。随后,大家又玩了一出环保剧本杀。男女嘉宾都化身为环保战士,在博物馆寻找“爱的发电机”。
在绿色相亲角,男女嘉宾在游戏互动中,从陌生到熟悉。与此同时,嘉宾们的数字排号、手环颜色及表白话语,都被工作人员悉数收集,再通过“媒婆”转化,力促更多有情人牵手。
在投骰子、拼图和飞盘的爱情保卫战中,嘉宾们被分成男女两个大组,各人将现场准备的生活用品,分别丢进自认为的“必备框”和“非必备框”。由心理咨询师现场分析,为什么男生女生对必备框和非必备框的选择不一样。
在整个活动中,最具灵魂考验价值的是“稻草人拔签”。完美男人的标签包括:身高、肤色、气质、情绪、学历,运动、有否独立婚房和私车、感情经历、责任心、月收入、家庭情况和孝亲等:完美女人的标签包括:年龄、学历、职业和收入、健康状态、颜值、性格、身高和身材、气质、家务能力和感情经历、家庭情况等。
游戏方法是,现场邀请10男10女,男拔女签,女拔男签,每人最后拔剩5-6个标签。这个过程中,就是高碳转化低碳的过程。最后,由心理咨询咨询老师点评男女对择偶条件取舍的差异,哪些更合理、更正确,应该提倡。另外,嘉宾们参与互问互答,完成了一次环保低碳、为恋爱婚姻节能减负的形象教育,让大家真正认识什么是爱的真谛。
◆ 王婆保媒,有眼缘现场就牵手 ◆
最后,进入“王婆保媒”环节,原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爱情观察员随时随处细心收集情况、意向,最后汇总坐镇的“王婆”。
王婆就由市婚介协会副会长、“小红楼”楼琼莉亲自担任,穿着红绿相间的王婆经典版衣服,头插大红花,手摇折扇。上海版王婆多了一丝温柔,少了一份霸气。
“现在各界都在倡导节能减排,双碳经济,那我们的交友是不是也能很低碳?”此次楼琼莉化身上海版王婆,当场“拉郎配”,没有给大家含蓄“耗电”的机会,很直接很“低碳”。
现场,不少互相看对眼的男女生上台,在王婆的保媒下爱情对对碰。
除了勇于上台的嘉宾,台下也是爱意涌动。爱情观察员徐老师透露说,自己现场观察的嘉宾中有一对是同一个单位的。男生对女生非常心动,各种夸赞女生,却始终不好意思捅破窗户纸。女生有点木知木觉,全然没感受到男生的好感。但在征询意见的反馈时,女生自夸男生三观正、积极向上等。
“我观察到,现在不少女孩子表现得比较大方,男生反而比较低调。要追求低碳效率,势必要将好感说出口。”徐老师说。
今天受到男生邀约的95后女生小何告诉记者,与其互相藏着掖着,不如有感觉就牵手。这样的交友模式真的很低碳,不做无用功。
楼琼莉表示,环保低碳已经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传统的相亲交友、婚礼操办,以及择偶条件的不断高企攀升,都导致资源过度消耗、成本不断增加,压制了青年男女主动寻缘择偶的积极性。为此,党政部门、工青妇群团和专业婚恋机构有责任通过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和节能低碳方式,树立为恋爱婚姻减轻负担、践行回归简朴生活的新模式。
据悉,这场由世博地区综合党委、总工会和团工委主办,上海梅园婚恋交友中心等承办的交友活动在上海碳博物馆、国网浦东双碳展厅举办。这也标志着上海婚恋关怀事业调整思维方式的全新里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