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阅读可以让你避免变得浅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上海书展期间,作为“万象可阅读”第十三届静安读书周系列活动之一,“静安讲坛”邀请复旦大学教授、著名作家徐静波来讲“魔都的那些往事”。而他的最新力作《魔都往事》也在书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书展文学类图书里的一个亮点。
《魔都往事》是一本散文体回忆录,徐静波对自己少年时代及当时上海进行了深情追忆。书中不仅记录了他的成长经历,还辅以大量的文史资料,考证了道路和建筑的前世今生,展现了时代变迁下上海的市井生活和街巷景色。
相较于其他年代的上海,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上海似乎已不常被人提起,但是这段时期却给徐静波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虽然那时物质比较匮乏、色彩比较单调,但是几乎没有内卷,对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一个没有严重焦虑的年代。”阅读也是一样的,徐静波告诉读者,他那时就是如饥似渴地阅读,而且读得很杂,关键是没有任何功利性,阅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这和现在很多人的阅读有很大的不同。
在徐静波看来,阅读有两个好处。其一是可以拓宽视野和眼界,“你阅读很多东西以后才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那么大,你就能体会到中国文化优秀性在哪里,世界文化的优秀性在哪里。你读了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包括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就会对人性有进一步深刻地了解。”
其二是可以加深自己思想的深度和厚度。“因为你会读到一些历史和哲学的书,这些书会增加你思考问题的深度,让你避免变得浅薄,同时你看问题往往会多很多深层‘滤镜’,增强你看问题的洞察力。”
“静安讲坛”由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家协会主办。本场讲座也是“万象可阅读”第十三届静安读书周系列活动之一。作为上海书展静安分会场,书展期间,静安区图书馆联合14个街道(镇)公共图书馆举办6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阅读推广活动、推出多种主题图书专架,营造书香氛围,引领悦读风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