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示范圈……普陀区展示为民办实事项目成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图
社区长者食堂如何托起老年人的“幸福餐盘”、如何从“1米高度”的视角打造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如何联动“政社企”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示范圈……8月21日,普陀区邀请20名公众代表走进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党群服务驿站,参与2024年“政府开放月”为民办实事项目成果展示暨政社合作专场活动,并展示了“养老为老”“幼有所育”“家门口服务”三方面群众普遍关心的实事项目成效和做法。
活动现场,区民政局、区文旅局、长风新村街道围绕社区长者食堂、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15分钟就业服务示范圈进行发言交流。
打造“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是今年全市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进一步丰富居民家门口的公共文化供给,让广大儿童能够更为便捷地享受公益普惠的阅读服务。普陀区充分融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将儿童阅读服务功能嵌入家门口的各类公共文化空间,甚至有的“新空间”就设在居民小区内。记者从区文旅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普陀区6个街镇的“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已建成开放,目标完成率达85.7%。平均每个“新空间”藏书量9054册,已开展活动349场,参与人次近3万。区文旅局计划在明年实现全区10个街镇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在空间内部的设计上,我们从‘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优化书架、座椅高度配置,新增柔和照明设备,完善监控设备,添置个性化智能化交互设备,为小读者们提供一个集数字资源、图书借阅、交流推广为一体的专属阅读空间。此外,我们还调动区图书馆资源,以总分馆制为依托,向各个‘新空间’配送阅读活动80余场。”区文旅局局长周涵嫣介绍,为了深入推进“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建设,普陀区计划在8月底建成长风街道的“新空间”,同时,在长寿、石泉、桃浦三个街镇均已启动空间方案设计,预计在2025年全面建成。
活动还邀请了12名来自协会、商会、法律服务机构、楼宇园区、居村委的代表担任政策推介大使,他们也作为本次活动的公众代表,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共同参观实事项目成果展示,为政府开放活动建言献策。
“政务公开活动是我们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展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政策公开、政策落地以及政策成效,和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作为人大代表,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理事长白莉表示,通过“政府开放月”的活动,政府打开了大门,让民众能走进来,并通过对政策的深入了解,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也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了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体育局等政府部门现场设摊宣传,区总工会、团区委、区红十字会也积极参与,政府部门联合群团组织携手共同开展政府开放活动在本区尚属首次,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政务公开工作紧密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
活动中,普陀区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意见仪式也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普陀区未来将以政府开放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畅通“公开+落实”链条,强化“公开+服务”意识,发挥“公开+监督”实效,依托“政府开放月”品牌效应,以公开促落实、优服务、强监督,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人民城市幸福样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