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首演十周年,不变的是用生命感知世间大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8月24日晚,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首演十周年纪念场于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上演,主创人员现场观众共聚舞台,回顾十载过往,携手开启艺术创作的新起点。“用生命感知世间的大爱,用羽翼呼唤家园的文明”,2014年,舞剧《朱鹮》从东方文明的原点飞翔,汲取中国式精神气质的舞蹈之美,将传统中国温婉灵动的审美底蕴尽现,用舞蹈生动地讲述了时代变迁、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史诗。
据悉,今年是舞剧《朱鹮》首演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历经十载磨砺与沉淀,该剧依然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无数观众的目光。舞剧《朱鹮》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以佟睿睿为导演的主创团队和上海歌舞团历经四年共同打造。主创团队数次赴陕西洋县和日本佐渡朱鹮自然保护区采风,丰富创作积淀,以朱鹮鸟为主角,模仿朱鹮“涉”“栖”“翔”等方面的“拟态舞”惟妙惟肖。通过“曾经的失去”,表达“永久的珍惜”,以舞蹈的艺术形式,将一个触动人心的话题、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娓娓道来。
自2014年首演至今,《朱鹮》已经在海内外展翅近百场,向世界展示中国舞蹈的华丽风采、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赢得了海外观众的如潮好评。剧中的“群鹮舞”曾登陆2021年央视春晚,令观众深切感受到朱鹮之美、自然之美、“中国式”精神气质的舞蹈之美。
8月2日至4日,《朱鹮》在汉中天汉大剧院上演,同时举办“朱鹮回家”的相关活动。通过探访朱鹮栖息地和分享会,传递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通过演出,与观众进行舞蹈艺术的深入交流。“朱鹮回家”不仅象征着艺术旅程的新起点,也标志着一段崭新的艺术探索新征程。
8月24日晚,舞剧《朱鹮》以其十周年纪念场的盛大演出,再次在观众心中点燃了对自然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十年的历程,不仅见证了《朱鹮》艺术魅力的持续绽放,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激发了公众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崇高敬意。
“十年,对于一个舞剧来说,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朱鹮》从最初的构想到现在,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部作品,它成为了我们团队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导演佟睿睿感慨道,“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十周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朱鹮》的艺术生命更加长久,让它的故事和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副团长朱洁静深情地回忆了她与《朱鹮》的不解之缘:“在最完美的时刻,我遇见了朱鹮,这份礼物让我与它共同成长。如今,我更专注于与朱鹮的精神对话,感受它的灵魂。我永远记得那只名为‘阿金’的朱鹮标本,它仿佛在眨眼间告诉我:‘虽然我们不能再飞翔,但你可以将我们的故事带给世界,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我们的存在。’”
“舞剧《朱鹮》将继续承载着爱与自然的永恒主题,在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继续感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在舞蹈的海洋中感受生命的韵律和自然的和谐,成为一部传承不息的经典之作。”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表示,“我们不仅在国内舞台上继续传承这份艺术精髓,明年2月,我们将带着这部作品,跨越海洋,于日本再次展开巡演,我们期待与更多的日本观众分享朱鹮的故事,让这份跨越国界的艺术之美,触动更多心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