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察者变成参与者和建议者,这群“青年智库”如何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言献策
2024-08-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青年如何成为搭建青少年与实验室与街镇“对话”的桥梁?作为上海共青团在全国首创的品牌项目,一直以来,上海青年汇智团作为关心青年事务、乐于议事惠民的民间“青年智库”,不断为城市建设和青年发展建言献策。在新一期汇智营中,青年学员们又以“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为主题,为“家门口”的创新实验室助力青年发展型街区、园区和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找出阻碍发展的痛点 

搭建青少年与创新实验室、街镇“对话”的桥梁

上海青年汇智团第七期汇智营招募了98名汇智学员,学员们将聚焦“家门口”“单位旁”的青少年创新实验室,通过汇智讲堂、汇智培训、汇智探访、汇智调研等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探索城市发展与运行的规律,思考青年创新与城市活力的议题,共同探讨实验室与街镇如何提升在地青少年创新活力。

来自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于欢成为了此次汇智营中的一员。关心基层社区治理等相关议题的她加入了“为爱行动”小组,她和其余6名组员将目光锁定在江宁路街道的一间名为“善淘”的“特殊”超市。这里不仅是一个二手零售空间,同时,它也作为慈善创新实验室为在地青少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机会。“我对善淘慈善实验室非常好奇和期待,它致力于扎根社区、构建社区生态,并在上海等地运营多家连锁慈善超市,是慈善事业在本土化环境下的创新尝试。”在团队中扮演“思考者”角色的于欢认为,善淘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见解,对小组的调研会有更加深刻的启发。

通过实地调研,组员们了解到,善淘慈善实验室的慈善工作覆盖环保、助残障、助老、慈善通识教育等多个领域,并通过慈善超市这一平台,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参与公益的机会,还会通过丰富的活动和课程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在这里,青少年既是志愿者、捐赠者或项目参与者,也是慈善意识的培养对象。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具有显著的自我循环、自我造血能力和成熟运作模式的创新实验室,在面对赋能青少年创新活力这一课题时,也有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在江宁路街道的支持和帮助下,组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和背景调查,并发放和收集调查问卷,找出了在地青少年在创新现状和发展需要中的痛点:家、校、社对创新的实验室参与形式的接受度有待提高;市面上公益教育课程种类不够丰富,青少年自身理论储备不足;目前在社区中缺少落实慈善创新的资源和渠道……

为提升在地青少年慈善创新能力寻求突破口,组员们对实验室与街道合作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共同为提升在地青少年慈善创新能力寻求突破口。通过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小组结合创新实验室自身优势和经验,为在地青少年的创新发展提出了不少针对性建议。如:加强慈善创新的宣传力度,获取家、校、社会的重视和认可,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慈善创新中来;扩充和深化公益教育课程的内容与范围,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慈善创新的本质规律;为不同能力的人士创造平等的参与机会,鼓励支持他们发挥自身优势,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激发更多青少年的慈善热情和创新潜能;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青少年慈善创新的效率和影响力,开拓更多元化、更广阔的创新模式。

除此之外,组员们还提议,实验室可以进一步加强与街道的合作。比如,借助街道等外部机构的共享资源,获得如捐赠、购买、志愿服务等,共同为青少年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同时,为这种合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商讨青少年创新工作的发展计划和策略,街道可将慈善超市作为社区自治、企业社会责任倡导、新时代文明实践、15分钟生活圈等各项工作的抓手,通力合作。

 汇集诉求、拟定提案、助力创新 

成为调动青少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诠释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于欢发现,组员们在过程中不知不觉从观察者变成了参与者和建议者,“我想,这也是汇智团活动的意义——小组成员以调研和提案的方式本身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去。”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这句话在于欢看来,并不是一句口号,“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是非常吸引我的,这也很符合我成长以来的认知。”于欢发现,自己身边凡是拥有良好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的朋友,他们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都非常熟悉,“不论是城市交通还是城市规划等各方面,他们都十分了解。通过加强自己与城市的连接,可以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好。无形之中,这种积极的状态对城市的发展也是一种助力,因为城市就是由人与人来构成的。”

作为一名城市青年,同时也是一名律师,于欢本身就对参加慈善与基层社会治理活动很感兴趣。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她对所生活的城市更加了解,更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通过汇智营的活动,也让于欢和组员们对全会精神以及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实践感悟,“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居民、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有序参与到治理当中来,要继续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加强街道服务管理力量,注重调研、注重提炼经验。”对于欢而言,本次调研的主题是为在地青少年参与社会创新、社会治理进行赋能,而汇智团活动本身就是调动青少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诠释。

小组的课题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后续,他们还将针对拟定提案主题进行进一步讨论和补充调研,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在地青少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能力和活力。“期待我们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提案建议,助力在地青少年。同时,期待汇智团能够继续开展类似活动,为乐于议事惠民的青年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开放和广阔的平台。”于欢也希望,在汇智团品牌的带动下,未来会有更多青年成为青发城的思考者、实践者、建设者、倡导者,让“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