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AI实践应用,共创美好未来,AI生活智造赛道总决赛成功举行
2024-08-27 专题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文  吴恺/图

有学生在评委面前一边弹奏自己创作的作品一边唱歌,有学生在等候区练着舞蹈,还有学生为了保护设备底部的螺旋桨而一直端着不舍放下……这样一场充满奇思妙想的比赛现场,竟然是一群青少年在比拼AI的创新应用。8月23日,中国·上海第七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暨全国邀请赛AI生活智造赛道总决赛在上海人才大厦正式开赛,百余名入围选手展开激烈比拼。AI生活智造赛道旨在激励青少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探索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关注身边小事  提升创新能力

“大家请看,我用一个手指操作就可以,按一个音会出现很多音。”来自尚博实验小学昌里校区的关怀初刚说完,便跟着旋律唱起了歌。他的作品“爱唱歌的毛毛虫”用以简化钢琴的练习过程,得到了评委在演示和功能方面的肯定,但开学才升二年级的他是全场最小的参赛选手,评委建议他可以从冷门乐器如编钟等方面着手,避免市场同质化产品。听过点评,他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一定会好好升级,让‘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

AI生活智造赛道裁判长周瀛海介绍,“今年参赛人数有近千人,作品相较于去年,在创新性方面进步明显,贴近前沿科技的作品比例更高,这些都离不开选手所在学校,和优秀辅导老师们的关注与付出。”比如浦东明珠小学即将升入五年级的谢安欣关注城市宠物弃养问题,不仅危害到宠物自身安全,也破坏人类生活生态系统。她设计的系统试图从根本上减少宠物弃养问题。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明德校即将升入四年级的史旭腾则想用植物固碳的方法来减少市区的老建筑物当中的二氧化碳,创新点在于为特定场景提供特定的固碳方案。

AI生活智造赛道总决赛现场。

面向未来生活  培养科学素养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人工智能科学的素养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助力很多学科的科研过程,而且妙趣横生。”AI生活智造赛道技术负责人赵世季介绍,在参与重要赛事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理解都会出现质的提升,比如相比小学生,中学生的视野更宽,他们的思维方式、逻辑性、创新性又进一步,其关注角度体现着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来自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的赵涵悦已是第二次入围总决赛,这次将目光聚焦于居家养老、婴儿哺育等AI产品的成本问题,因为她发现相关软硬件经常被国外技术“卡脖子”,而由她设计的产品能实现成本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售价的2%,有利于更安全方便地进行普及。她表示,“虽然科研过程真的很艰辛,但非常享受科研和参加科创比赛的过程,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人工智能科学,也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

AI生活智造赛道包含“AI 系统设计”和“AI 系统智造”两个项目。“AI系统设计”项目鼓励参赛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以概念图,如3D 设计图、系统原理图、逻辑框图或手绘示意图等,给出解决方案;“AI 系统智造”项目则要求学生运用智能技术,如数字语音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或远程控制等,开发一个软、硬件系统,将创意落地实施。该赛项旨在鼓励青少年探究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创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

作为该赛道合作方,四季教育集团副总裁陈君表示,“科创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这样的比赛,孩子们可以从小就接触AI,了解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努力,利用AI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开发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等。“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用AI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她认为,孩子们会意识到AI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这种意识会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知识,掌握AI技术,为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文 吴恺/图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