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环保并存,好的美育行动是可持续的
丁雪梅参加“聊点新‘花’样”——Z世代可持续消费平行论坛。受访者供图
好的美育行动一定是可持续的,尤其高校的美育对象是学生,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里一步步丰富和彰显了美育浸润的内涵和价值。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雪梅持续13年开展纺织服装企业和产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生在她的带动下,除了深化可持续理念,还身体力行地探寻着“美”。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探索美的过程本身就是可持续的
美育所涵盖的学科也同样应该是非常宽广的,比如服装设计生产美,而其背后的纺织产品的可持续生产过程等课程,严谨的科学探索看似与美没有直接关联,但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也能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
“在一个个项目的合作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可持续以外的问题,能够将积累的知识和应用场景结合起来,在这些过程中,美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当象征着时尚的服装为了迎合快速进化的可持续进程,是否会牺牲时尚性?“如何跨越这个时尚与环保的鸿沟?”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问题,丁雪梅被吸引着想去寻找这个问题的解决答案。于是,她和团队开始相关研究,自2016年起,牵头组织了20家机构,花了两年十个月的时间,制定了7项有关碳足迹、水足迹的标准,这在国内外都是首批发布的标准。
有了标准后,团队也就更有自信地去跟不同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进行实地调研、采集相关数据核算,然后研讨交流,“我们去发现到底时尚的产品在哪个阶段,其环境影响是最严重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是丁雪梅去年的TEDx演讲,题为“时尚和环保的距离”。无论是繁华街区的奢侈品店,还是街边角落里的设计师买手店,或者是街头非常酷炫个性的穿搭,大家都彰显着时尚感,丁雪梅深入浅出讨论的正是服装背后的环保属性。
时尚背后还有需要完善的美
在丁雪梅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学生的项目产出成绩都相当可圈可点。比如项目“彩色衣物洗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聚焦消费者家庭衣物洗涤阶段,开展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学生夏天在宝洁公司实习阶段同步开展该课题相关内容研究,不仅获评东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还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前往法国攻读博士,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影响研究;学生骆艳参加第25届国际时装院校联盟(IFFTI)年会,论文《纺织品服装环境影响评价》获大会唯一优秀论文奖。
丁雪梅还鼓励学生运用学术积累,开展“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研究,项目“埃塞俄比亚纺织产业绿色发展技术服务的协同研究”帮助当地纺织业分析优劣势,将中国绿色经验进行推广运用,参与项目的学生谢懿琳获得在奥地利维也纳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半年实习机会,学习国际层面有关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实际情况及纺织产业特点,进一步为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园区制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他们通过项目的参与,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好技术和知识的传播和转移,也真诚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丁雪梅表示,当学生看到一些国家当地纺织业从业者80%以上没有受过教育、教授为了完成项目论坛会议而要跑很远才能连上网等,这些可能不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因素,也在不断激励着学生分享,这些也是时尚服装背后需要去完善的美。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