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35所教学数字化转型整体试验样板校取得成效
2024-09-0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2024年秋季学期已经开学,上海将继续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记者从市教委了解到,近年来,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任务,上海制定《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三年攻关行动方案》,35所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整体试验样板校建设取得成效。

去年10月,长桥中学成为上海市教学数字化转型整体试验样板校。从数字化转型之初,学校致力于实现全年级、全班级、全学科的覆盖,确保每位师生都能从中受益。在第一学期短短两个月里,实现了周周有培训,人人都学习。第二学期,更是通过“共享平板”实现高频常态化课堂。今年3月,数字化转型的常态课有80节,4月,常态课达104节,彰显了学校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显著成果。

在实现常态化的过程中,学校巧妙地运用“共享平板”理念,实现全年级全班级数字化覆盖。老师们通过提前一周在线登记表格的方式,确保了数字化课程的有序安排和高效实施。今年4月,长桥中学还创新性地建成了5个学科数字化工作坊,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和项目化学习等领域。这些工作坊将通过骨干教师核心团队的力量,推动数字化教学深度融入课堂,改变教与学的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作为全国智慧教育实验区,闵行区聚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关键领域,开展数字化教育教学的深化应用及成果孵化,初步形成了闵行教育数字化应用模式。闵行区吴泾实验小学2022年8月成为上海市教学数字化转型应用试点校,2023年又被推荐为上海市教学数字化转型整体试验样板校。为创建上海市信息化标杆校,学校在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在吴泾实验小学的数字教室里,配备了平板及充电柜,学生将学生证放在平板后方一扫,就可以登录教学系统,完成老师随堂发布的练习题。题目有选择、填空、朗读等,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而做的结果老师马上能看到。

同样作为教学数字化转型整体试验样板校,奉贤区洪庙中学加强以青带老,边学边用,提出分类要求,突出线上线下融合,关注学科突破重点,切实让优质数字资源得以广泛共享,惠及农村学校的莘莘学子,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学校各科教研组长们坦言,数字化转型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数字化转型在资源获取与共享方面也有明显优势。通过数字化的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地获取到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课件、题目、小工具等,这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显著提升。同时,资源的共享也使得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据介绍,上海坚持“定向众筹”与“季赛征集”相结合,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实现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学科段全覆盖,建成上线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案、课件、视频、配套作业资源累计超过5万个。徐汇、宝山、崇明等区以及各试验校参照市级资源建设标准,组织骨干教师建设区本、校本数字资源,以更好地满足教学实践需要。

市教委表示,2024学年是落实攻关行动方案的关键之年,上海将结合高中阶段“双新”深化与义务教育阶段“双新”实施,遵循“扩优提质”思路,坚持“面上拓展”与“点上深化”相结合的策略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在学科及学校的全覆盖,将“三个助手”应用融入备课、教学、作业辅导等环节,加大在数字资源应用、数据采集分析、学习深度参与、人工智能驱动、创新思维培育等方面的攻关力度,促进教学方式变革与实践样态创新,切实发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教学主阵地应有作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