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陆续开学,上海交通开启“护学模式”
2024-09-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沪上各大高校陆续开学,上海交通也开启了“护学模式”。

  // “高校迎新返校专区”安排返校行程 //  

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返校出行体验,全力做好暑运保障工作,市交通委联合市教委指导本市“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随申行”推出“高校迎新返校专区”。

该专区汇聚自上海“两场三站”交通枢纽始发至全市69所高校149个校区的出行信息,并提供10条自主要枢纽直达21所高校校区的定制专线预约购买服务,集定制专线预定、迎新接驳线查询、枢纽交通指引、地铁公交“一码通行”等功能,方便高校学子高效安排返校行程。

记者查询后发现,虽然有地铁、公交加持,但距离较远的临港五校仍然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记者登录“随申行”微信小程序进入“高校迎新返校专区”,输入想去的高校,即可获取自枢纽场站至高校校区的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

本次“高校迎新返校定制专线”开设了由虹桥枢纽、上海火车站、浦东机场三大枢纽始发前往临港大学城,为学生提供从枢纽到校门的无缝出行服务,具体线路为:虹桥枢纽/上海站/浦东机场——电力大学东门——上海电机学院东门/建桥学院西门——海洋/海事大学共享区,覆盖临港五校。

记者今天从临港部分高校获悉,临港正在推进公交进校园,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 地铁为沿线学生乘客提供贴心周到服务 //  

这几天,上海地铁各品牌服务团队也纷纷推出专项措施,为沿线学生乘客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9号线徐家汇站“3S首席服务团队”结合车站周边学生客流特点,从进出站、问询等服务环节入手,提供特色服务举措,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缓解开学季客流压力。    

13号线“金英护驳”服务团队在金沙江路站设立服务台,提供防暑物品并解答新生疑问,帮助学生快速到达目的地。18号线各车站加强现场问询指引,工作人员微笑迎接学生客流,引导学生有序通过安检,服务中心为学生们耐心解答关于乘车路线、换乘等问题。

15号线紫竹站区与毗邻的华东师范大学携手推出了“新校园巡航卡”。这张卡片不仅是一张简单的地图,更是一个集导航、信息推送于一体的智能工具。新生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轻松获取华东师范大学公众号、校团委公众号。

为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顺利、安全地抵达校园。紫竹高新区站增派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换乘通道设置接待点,并在8号口设立了短驳车候车点,通过清晰明了的标识引导新生快速找到前往校园的方向。针对携带大件行李的学生,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提供搬运行李、引导乘车等贴心服务,确保他们的行李安全、便捷地转运至校园短驳车内。另外,车站还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客流拥堵情况,确保现场秩序井然。

东川路站不仅毗邻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并且客流较为密集。考虑到有很多新生都是初次来到这片区域,东川路站与学校在站厅出站闸机处安排了志愿者队伍,同时在站厅4号口处设置新生接待点。

“对于新生我们采取一站式服务模式,从站台到站厅,从志愿者到各点位工作人员,再到值班站长,全员上阵,一路都有工作人员指引新生出站至闸机外接待点,并主动协助搬运行李至站外接待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