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朋友圈”谏言“提质效”!新中国首个工人新村持续推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2024-09-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扩点提质”的25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持续扩大“朋友圈”、谱好广纳谏言“协奏曲”。9月5日,曹杨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区人大相关部门、人大代表、专家团队、律师团队代表、信息员代表、居民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海纳小镇”信息采集点和普陀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信息采集点的诞生。

为更加主动地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更加广泛地听民声聚民智,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进来,推动曹杨新村街道立法点不断提质增效,立法点“朋友圈”再次扩容,新增2家信息采集点以及1家顾问单位。“海纳小镇”信息采集点、“普陀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信息采集点授牌成立。

接下来,“海纳小镇”信息采集点,将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示范的资源优势,广开言路,倾听民意,为上海市高质量立法做出贡献。“普陀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信息采集点,将发挥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在立法过程中积极听取社会组织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同时,曹杨基层立法联系点与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正式签约,未来将共同携手为基层立法工作注入更多专业智慧与创新活力。

自2020年4月揭牌成立以来,曹杨基层立法联系点就成为了畅通意见建议反映和收集的渠道,为社会各方参与立法工作提供了平台,以“社情民意直通车”的形式,推动更多的群众智慧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基层立法实践鲜活案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基础更加夯实。一张多元立体的工作网络,推动民意收集更加广泛。一个数字化+专业化的支撑矩阵,推动民智汇聚更加有力。一系列基层立法实践鲜活案例,推动社区治理能级更加倍增。四年多以来,先后开展了200多场座谈会和立法征询活动,进行了89部法律法规草案的立法征询工作,参与人数上万人,提出意见建议2250条,截至目前,被采纳就有300多条。

现场还举办了“曹杨立法直通车”微论坛,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区人民检察院、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的五位嘉宾,分别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相关经历就基层立法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为曹杨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考和新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陈肇新副教授建议,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家站点”、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居民积极分子的作用,实现立法、普法、守法、法治教育和服务群众、落实政策的有机统一。同时更好发挥专家团队和高校师生的专业技能,有效强化立法征询意见的科学性、规范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