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声音”,2024年上海市微宣讲大赛决赛在沪举行
2024-09-0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彰显时代风采,凝聚奋进力量,讲好新征程上的奋进故事。9月6日下午,“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2024年上海市微宣讲大赛决赛在宛平剧院举行。20组决赛选手现场宣讲比拼。决赛评选出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0个,以及单项奖“最具潜力奖”“最佳创意奖”和“最具人气奖”。

  ◇  一线从业者讲述最鲜活的奋斗故事  ◇  

大赛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教卫工作党委、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党委、市教委、市文旅局、团市委等有关单位共同开展,大赛开辟中文、英文两个宣讲赛道,鼓励参赛选手以多元视角讲述新时代红色故事和中国式现代化上海篇章的生动实践。

大赛主题聚焦新征程上的奋进故事,用人民城市人民讲的视角,打开新时代奋斗者的时代画卷。来自各行各业的参赛选手,立足上海丰富红色资源和中国式现代化鲜活实践场景,围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城市、文化自信、基层治理等不同主题,深情讲述着一个个立足岗位、胸怀大局、团结奋斗、创新进取的感人故事。

获得个人组一等奖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铁饼冠军王彦章,身戴金牌现身决赛舞台,将大家的思绪拉回12年前。那年的伦敦残奥赛场上,面对强劲的对手,王彦章奋力拼搏、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并保持至今。如今,作为宝山区罗店镇社区工作者和亚洲残奥会委员,王彦章又在新的工作岗位和舞台上发光发热,为人民服务、为残奥运动员发声。“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早已融入了其个人的奋进之路,王彦章充满激情的讲述鼓舞着在场每一位观众。

“把世界引入中国,把中国引向世界”,被称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引航员,负责引领中外船舶进出港口及在特殊水域航行,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只有约2200名引航员,堪称“水上大熊猫”。配合着引航员真实工作的场景画面,二等奖获得者、上海港引航站国家一级引航员傅仪,生动讲述自己和同行的引航故事,展现引航员不畏风险守护水上国门、护航港口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来自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邱梦赟荣获三等奖,她用一个个亲身经历的涉外法治咨询案例,生动讲述过去五年间自己如何身体力行帮助无数中国企业在出海之路上避开各类法律风险。“我想点亮一盏灯,我要守护一条路,让中国企业海外前行之路走得更稳。”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现了中国青年律师的使命担当,传递着坚定的力量。

从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到国产大型邮轮的建造铁军,从武康大楼里的五场大讨论到上海科技创新的向新之路……现场宣讲中,有对红色经典的创新演绎,更有对时代华章的精彩讲述,有家门口的文明实践,也有国之重器背后的上海贡献。选手们的讲述或质朴平实,或铿锵激昂,但句句发自肺腑、真挚动人,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凝聚起新征程上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  新增英文赛道开拓国际传   ◇  

本次大赛新开辟了中、英文宣讲两个赛道,从复赛到决赛,8组选手用英文演讲,创新讲述新时代红色故事,以及上海在建设人民城市、守护城市文脉、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等领域的生动实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

由黄炎培故居(内史第)推荐的英文原创舞台剧《黄炎培的故事之读书立本》荣获团队组一等奖。四位来自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的高中生创新使用英语排演舞台剧,再现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幼时读书立本的故事。“读书能救中国吗?”“我们能做些什么?”“我要好好读书,让这微弱的光,变成照亮黑暗的火炬!”一声声呐喊中,仿佛时空交错,两代青年读书报国、振兴中华的坚定决心在此刻交汇。自如的情景表演、流畅的英语表达,也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优秀风采。

一个多世纪前,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一幢石库门里召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崭新革命历程就此拉开帷幕……当这熟悉的故事通过英文被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于中国、之于世界“开天辟地”的意义更为凸显。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郭艺凡,用饱含深情的英文演讲带领观众再次重温了那段激动人心的记忆,最终荣获一等奖。

  ◇  创新表达形式让“上海声音”更响亮  ◇  

大赛鼓励运用情景剧、曲艺表演等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表现方式生动讲述新时代故事,传递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声音”。演讲、情景剧、快板、说唱……从海选到决赛,创新表达方式不断涌现,令人眼前一亮。

决赛的7组团队选手充分发挥文艺表演的特色魅力,以情景剧、舞台剧的方式,通过生动的演绎与情景再现,带领观众沉浸式走近烈士画像复原志愿者项目、了解沪上红色金融发展史、体验医改惠民新生活,丰富了观众的视听体验,以发生在你我他身边的生动事例折射出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微宣讲极具代入感与感染力,更为引人入胜。

“志愿军,你不该只有这个名字。你的模样应被记住!”4年前,松江烈士陵园的173个烈士,有103个没有画像。为了弥补烈士后人的遗憾,“画笔下的红色传承”烈士画像复原文明实践项目应运而生。4年来,志愿者们深入走访烈士后人,共还原了8幅烈士画像。上海市松江烈士陵园带来的情景剧《画笔下的红色传承》荣获团队组一等奖,志愿者与烈士跨越70的隔空对话令人动容。透过一幅幅画像,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更为铭心刻骨,青年志愿者也在绘画过程中汲取了信仰的力量。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情景剧《繁花 繁华》生动还原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新时代下金融服务三个典型场景,精心准备的妆造布景与精彩生动的演绎让人身临其境,仿佛一同走过了中国金融服务业“一路繁花似锦”的发展历程,荣获大赛“最佳创意奖”。

市科技工作党委带来的演讲《Tech Walk上海——向“新”之路》,带领现场观众一起漫游上海的科技创新之路,最终荣获二等奖。走过遍布城市各处的上海科技地标,观众们跟随着动人的讲述一起感受上海悠久科技文化底蕴,探秘流传至今的科学故事,点燃历久弥新的创新热情,见证上海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懈奋斗,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奋进征程。

本次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宣讲人才和主题故事,为讲好新时代故事、传播上海精彩增添了澎湃动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五次全会精神,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充分发挥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共同谱写上海改革发展新篇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