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占全球医药工业1/4,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服贸会中医药展区关键词
2024-09-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视频

2023年,中医药共营业收入达7095.2亿元,约占全球医药工业总量1/4。在2024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上,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发现,数字化、智能化成了中医展区的关键词。从四诊仪、舌诊仪到智能机器人,再到各类中医药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医药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现代化转型。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服贸会中医药展区关键词  

刘奕清是一名95后,目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就读博士三年级,方向是中医智能设备的研究(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化问诊设备开发)。在服贸会的现场,她负责开发的无人化操作暗箱舌诊仪前已经排起了长队,其中不少是年轻人。

“只需要伸出舌头,摄像头会自动捕捉影像,后台能进行舌问融合分析,智能生成辨识报告。”记者看到,一旁的智能屏幕正在即时展现一位体验者初步的健康分析概览。随着用户与这台高科技设备进一步的互动交流,屏幕上将提供更加详尽的身体状况解读。

刘奕清和团队成员通宵调试设备

如今,AI也能“望闻问切”。基于高分辨率和高帧率摄像技术,仪器能在15秒内获取静态的舌面、舌底图片和动态舌象视频。“我们采集了真实世界5000余例高质量舌图进行训练,系统能对舌质、舌苔及舌下络脉不同维度的舌象特征进行有效检测,其准确率达95%。”她说道。

可以搭脉的“中医机器人”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它的使用方式类似家庭式血压仪,体验者的手腕上缠上特制的诊疗仪,大约15分钟后,诊疗完成,系统上出具了相当详细的诊疗“清单”。

Al时代,中医将融入寻常百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人“医生”拥有庞大的数据库,体验者提交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后,诊疗设备开始对体验者身体状况进行初步监测,“监测出来的数据与数据库进行比对,最终出具结果。”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具备“望闻问切”四诊功能的机器人“医生”有望走进居民家,像血压仪一样方便居民使用。

今年的中医药展区汇聚了38家顶尖医疗机构、企业及科研机构,同仁堂集团等老字号企业以“互联网+”模式展现新时代大健康产业服务体系,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则展示了中医智慧诊疗一体化云平台等医工交叉创新成果。从四诊仪、舌诊仪到智能机器人,再到各类中医药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医药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现代化转型。

咖啡配枸杞、各类养生饮品……中医药文化“搭档”时下流行的餐饮元素,同样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李德娟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健康产业国际智库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表示,鼓励传统医药企业开展创新性探索,让中医药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中医药同样是一种文化资源,不仅仅存在于医疗机构,经过传承和创新,中医药可以更好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我看来,中医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尤其是AI中医,融合了现代科技的力量和传统中医的智慧。”刘奕清告诉记者,开发团队基本都是95后的年轻人。大家带着对技术的热爱和对中医文化的敬畏,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个行业中。

  中医药共营业收入达7095.2亿元  

在服贸会期间召开的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披露,2023年中医药营业收入达7095.2亿元,约占全球医药工业总量的1/4。

在国内,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有中医类医疗机构9.3万个,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173.2万张,全国中医总诊疗量15.4亿人次,其中中医医疗机构10.6亿人次。2023年,中医药营业收入达7095.2亿元,约占全球医药工业总量的1/4,支持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和一批国际合作基地建设,务实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提升便利化水平。

“中医药发挥多元价值优势,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引领全球传统医药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积极力量。”吴振斗说,“放眼世界,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推动了中医药技术国际推广和文化海外传播,对世界传统医药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国际服务贸易的,“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专家委员会也在2024年服贸会上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主任委员,以充分发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专家智库作用,促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服贸会上,“一带一路”中医药全球行也同期启动,将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医药亮点品牌活动,推进中医药服务和产品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促进中医药与世界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多个合作签约落地,其中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与埃塞俄比亚卫生部签署合作协议书,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与古巴卫生部签署合作协议书,中华老字号企业德寿堂与柬埔寨商会签署合作协议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