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贝碧嘉”登陆,浦东临港新城安置点情况如何?记者连线采访
2024-09-1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一份热乎乎的鸡蛋饼,温暖着安置点建设工人的心;一个台风来临前的“不眠之夜”,是安置点青年志愿者统筹协调的真实写照......今天上午7点30分许,第13号台风“贝碧嘉”的中心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登陆。临港安置点情况如何?现场工作人员前期做了哪些准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进行了连线采访。

一份热乎乎的鸡蛋饼

安置点现场井然有序

“没想到还有我心心念念的鸡蛋饼,这里的早餐很丰富,有牛奶、豆浆,还有菜包、肉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老家的口味选择。早晨我和家里人打了个视频电话报了平安,吃完早饭,我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天,玩玩纸牌游戏。”谈及在上海海洋大学安置点的感受,建设工人刘先生说道。

今天清晨5点多,天还没亮,上海海洋大学后勤处工作人员袁训宏就和学校领导一起在校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清理各种路障。今日上午7:30,接受记者采访时,袁训宏说,“早上6点多,我们食堂已经打包好早餐,派人送到安置点。考虑到建设工人胃口好,我们多配置了早餐的份数。有部分工人已经吃过早餐,还有部分工人还在聊天休息,大家的情绪都比较平静。今天上午7点左右,降水已经逐步变小了。在巡逻时,我们发现目前学校少数树木有倒伏情况。我们已经通知学校师生暂时不要离开学校,并将学校的情况同步给派出所。”

“叮铃铃。”今天清晨6点多,随着电话铃响起,浦东公安分局临港高校派出所青年民警韩斐斐便进入了工作状态,接收最新的防台工作要求。昨夜他和同事一直在派出所,忙到深夜。“我们作为高校民警,一方面是让学校通知学生暂时不要离开学校,另一方面是配合学校保障学生的安全。目前各个安置点情况稳定,对于需要调整安置点的工人,已经妥善安排好他们的住处。我们现在关注学校安置的实时人数,以及是否有特别情况发生。”

一个台风来临前的“不眠之夜”

主动报名成为安置点志愿者

上午9:18许,记者连线了位于上海建桥学院安置点的青年志愿者蔡乐。身为南汇新城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体育干部,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主动报名成为防台安置点志愿者,前年他也做过安置点志愿者。

“现在风雨较一小时前明显增大,目前安置点情况井然有序,学校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和早餐。我们昨天上午就入驻了安置点,昨天有工人转移时,忘记带过敏药,我们第一时间和医护团队沟通,医护人员正好带了相关过敏药,这个问题顺利解决。”作为安置点志愿者,蔡乐需要及时配好做好统筹调度,与公安、消防、医疗、安保组成的防汛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同事们一起,对安置人员做到妥善安置、对物资保障进行梳理清点,确保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保障。为及时高效地沟通信息,他和团队随时关注着台风和安置点的情况,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另一方面,他还需要对安置人员进行相关心理疏导,确保安置点位平稳有序。

当记者问及为何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时,蔡乐说,“当时听同事说在招募安置点志愿者,报名时没想很多。台风来势汹汹,在这个不眠之夜,作为党员志愿者,能为防汛救灾抢险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是我身为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希望尽我所能地顺利完成这次防台防汛安置转移工作。”

台风过境后,蔡乐和现场工作人员等工人转移后,下午还会继续留在安置点,负责安置点的现场打扫清理。“这次上海建桥学院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很多物资都是学校无偿付出,所以我们等保洁打扫完,要确认场地的清理状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