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明启幕,记者提前探营感受光影魔力
2024-09-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9月19日至10月18日举办,建筑投影秀、光影艺术装置展、全球景观照明成果展、申城首张光影地图发布等100余项主题活动明天起即将拉开序幕。9月18日,记者也提前探营位于上海展览中心的主会场,体验光影带来的魔力。

  //  上海光影历程徐徐展开  //  

穿越光年的是人,光年留痕的是城。“人民城市”上海是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灯光文化之城,也是国内景观照明建设的起源地。作为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的主题展,上海景观照明成果展以“光年之上”为主题,突出光影上海在时空历程中“人”与“城”的主客体作用。

迈入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二楼,一步一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朱琪介绍道,1100m²的展厅分为“光年之门”“光年之行”“光年之知”“光年美术馆”“光年有侬”五个展区,18个富含创意、体现互动、实现沉浸的多媒体主题场景,呈现出上海光影历程中人与城的足迹回忆和愿景畅想。

站在“光年之门”,抬头是美轮美奂的魔都夜景航拍影像,无限滋长的圆周率π型门头,开启了魔都地标的光影魅力高度,低头是日新月异的上海城市夜景卫星图。走在“光年之行”展厅,如踏上乘风破浪的游轮。船舷南侧,既有从外滩“万国群”到陆家嘴“三件套”的浦江建筑夜景对话,重温上海“一江一河”景观照明建设中的改革开放成果和人民城市答卷;也有景观照明成果背后一代代“照明人”的工作场景,致敬这些幕后的“光之使者 ”。

这里可以收到“光年来信”,跨越时空的老明信片墙与孔雀屏矩阵的联动,讲述了苏河两岸桥梁和建筑新老对比的光影桑田。“AI电音”在《摇啊摇要到外婆桥》的童谣混效中,借助AI声光电系统和虚拟人荡舟苏河的飞越视角,创构了河滨电音节的生活娱乐场景。“夜色步道”通过光影切换在微缩版滨河步道上,还原42公里苏河两岸绿化、栈点等光影融合的惬意夜生活。

来到“光年之知”的“云端”,探头俯视三维立体画作品《申生不息》,由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内环高架组成的“申”字形高架在云端下纵横交错,流光溢彩,寓意上海光影事业生生不息。四个角落的白玉兰感应路灯,有人走近后会随人影绽放点亮,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赞许送给每位夜归路人。当交通出行与景观照明相遇,照亮的不仅是脚下,更是人心。

走进“光年美术馆”中序厅,大屏幕生成与人影类似的花朵,抬手投足间花开花长,人与自然也与城共生共享。人是光影的创造者和分享者,城因光影而蝶变生姿。亚洲第一盏路灯在上海诞生,从此开启中国城市的光影之路和“夜上海”的传奇之门。“2035梦家园”邀请一零后的孩子们,在16个彩色光影小屋顶上,画下自己对未来城市的光影畅想,投射到上海16个区的2035远景规划图,实现梦想重合。

  //  国际元素处处体现  //  

作为上海国际光影节主会场的重要活动之一,全球景观照明产业展一样欢迎普通市民观看,沉浸式光影空间和特色场景创新展示了照明届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创意。展现出一幅“光影遐想”的画卷。

上海罗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文娱事业部副总裁毛诚介绍说,在“光与自然”“光与城市”“光与遐想”“光与我们”四大篇章中,《四时光音》《星空绮梦》《万家灯火》《繁花》《无垠探索》《沙尘之境》《光合作用》《光绘上海》《绿色未来》九组展品都为首展。

将光影融入艺术,新创意层出不穷。产业展第一件作品《与光的初次相遇》是来自日本的艺术家饭岛刚宗带来的。排列成圆形的长度各异的50根玻璃管,组成了演奏者及演奏的音乐空间与周边环境及风景融为一体的“透明的打击乐器”,观展者敲击的时候,就会共同孕育出如同生命般的“光”。“这是观览者的‘存在’与‘敲击的舞动’共同交织出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光”。对于出生时便一直与光同在的我们来说,想起与‘光’初次相遇的激动之情,作为初次对光的记忆也将铭刻于每一位观展者的心中。”饭岛刚宗介绍道。这是一次“声与光”借助数字化发展的作品,希望给予观众沉浸式、多感官的创新体验。

记者了解到,此次光影节有不少作品是从国外远道而来。在上海展览中心东广场的室外区域,来自法国里昂的洛朗·布伦正在紧张地布展中,他的面前,10个美丽的彩色球体装置坐落在户外广场上,灯光闪烁时,广场似乎变成了一个闪烁的蒲公英花头的海洋。“当你吹气时,它们会发光,这件作品的名字叫作‘嗨梦’,ShangHigh Dreams。”洛朗表示,每个人在儿时都会做梦,都有闭着眼睛许愿梦想成真的时刻,那个时候是非常专注的。“这件作品就是通过互动,来让人们重温怀抱希望,虔诚做梦的那一刻。”

这是洛朗与来自摩纳哥的海伦•伊斯特伍德共同的创作。海伦是一名室内建筑师和珠宝设计师,而洛朗是一名视频游戏设计的电子工程师,但他们最终组合起来,从事灯光艺术装置的设计,这也是一次梦想的完成。此前,他们的作品在2008年巴黎的“无眠之夜”展示,这一次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上海参展。“非常荣幸受到邀请,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我们要在15天里将作品带到上海制作安装,没想到真的那么快就完成了,现在它就出现在了这里。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机会,可以在上海展示我们的创意。”洛朗告诉记者。

国际化,互动性,成为这次光影节的关键词。上海市照明学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袁樵表示,展览也在尽力落实碳补偿碳综合,做到环保。

  //  光影地图闪亮全城  //  

记者在现场还获悉,除了位于上海展览中心的主会场,2024年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还有12个分会场,遍布上海多区域,一区一主题,形成首张上海“城市光影地图”,共同织就一场全城共享的光影,也为市民开启探索上海魅力的新视角。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钟律介绍说,光影地图的设计是一次艺术创新技术的体验。光影地图采用当代简约的设计手法,融合科技与艺术,通过信息图像化技术,将光影节的精彩活动与光影空间呈现在市民游客眼前,以全新创意方式展现上海夜景新IP,形成本届光影节的视觉导览体系。让市民游客通过光影地图平台,全景式感受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的独特魅力。

光影地图集中展示了全市 “1+12”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即上海展览中心为主会场,12个区的分会场进行主题活动展示。围绕上海的“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申字型高架、重要商圈、旅游景点、公园绿地和地标性建筑,设置了100多处视觉形象打卡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夜间游览选择和周边配套服务。

如何获取这张地图?据介绍,城市光影地图结合“线上+线下”方式,线下导览手册为游客提供基础活动信息和地图指导;线上小程序同样功能丰富,可让市民游客在手机、电脑的方寸之间,了解上海国际光影节的精彩活动,云游上海夜景City Walk的经典路线,沉浸式体验沪上经典夜景地标的风采。同时,城市光影地图覆盖中英双语版本,将会在主会场、分会场以及机场、火车站等地发放,以服务国内外游客,方便国际友人阅读打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