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文化盛宴即将在闵博开启,“子曰——孔子文化主题展”9月28日开幕
2024-09-26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视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9月28日,闵行博物馆与孔子博物馆将联合举办“子曰——孔子文化主题展”,今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前往闵行博物馆提前探营。

春秋末年的鲁国,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孔子承夏商周三代中华文化之大成,创立儒家学派,奠定千年传统文明基石,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滋养。本次展览分为“夫子时代”“寻迹千年”“圣人智慧”三大单元,藉孔子燕居像、明代圣迹图等107件/套精品文物,讲述孔子开宗儒学、倡导仁政等儒家思想,回顾孔子创办私学的历程和诲人不倦的圣迹,展示儒家学说所经历的绵延不断的历史。

“圣迹图共四十一页,其中题跋五页,纸本墨书;圣迹图三十六页,绢本彩绘,以工笔重彩的形式描绘了孔子波澜壮阔的人生图卷,为我们展现了孔子不平凡的一生。”闵行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徐迪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介绍道,“此次一共有十页来到了闵行博物馆,包括了‘俎豆礼容’‘问礼老聃’‘在齐闻韶’‘因膰去鲁’等。”

说着,徐迪带记者来到展柜前:“你知道孔子小时候喜欢玩什么游戏吗?孔子三岁丧父,随母亲迁居阙里。在鲁都礼乐文化的氛围当中,孔子幼年便表现出对礼的兴趣,嬉戏时常陈设俎、豆等礼器,模仿祭祀中的仪节。你看,这一场景在这幅‘俎豆礼容’中就有所表现。圣迹图构图精练,设色亮丽,人物生动传神,衣着服饰、用具仪仗、山水树木刻画精细,是反映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载体,通过它们,参观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孔子,走近孔子。”

除了孔子燕居像、明代圣迹图之外,此次展览中还有战国错金银双兽吞鸟铜杖首、鲁仲齐铜鼎、清兽面纹掐丝珐琅尊、清代奉天诰命盒等重点文物。另外,众所周知,明代服饰存世量较少,且多为墓葬出土,因此,像孔府服饰这样传承有续、品类繁多、色彩鲜艳、保存完好的,极其珍贵。在此次展览,就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蓝地妆花纱蟒衣(一级 )和赤罗衣(二级)。

据介绍,蓝地妆花纱蟒衣为明代衍圣公吉服。交领,右衽,通袖膝襕式袍,衣身主体为蓝色云纹暗花纱,以妆花工艺彩织云肩通袖膝襕纹饰,领部以白纱护领。明代官员吉服多用于时令、节庆活动、寿诞、筵宴、婚礼等各种吉庆场合。

赤罗衣为明代衍圣公的朝服上衣。素而无纹,交领、右衽、大袖,领、襟、袖、摆处施青缘。明代朝服颜色的选定,因周、汉、唐、宋尚赤,明朝取法周汉唐宋,服色为赤。此件赤罗衣是明代衍圣公在进京参与重要礼仪事件和遇需穿朝服的时节,如万寿圣节、正旦、冬至,若没有被应允进京朝贺,在自家府内,在规定的时辰斋戒、沐浴、穿朝服、念贺词、行礼仪的。

据悉,9月28日开幕当天,孔子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杨金泉还将为大家带来《何以孔子》精彩讲座,本次展览将展至2024年12月15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