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汇演和游园展陈齐上阵,为市民打开一扇“上海之窗”
2024-09-29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上海国庆的节日气氛渐浓。一批精心策划的舞台汇演和游园活动,让市民在艺术欣赏中体味城市的魅力,为市民打开一扇“上海之窗”。

  舞台汇演    民间舞蹈体现“多元性”  

八段锦舞蹈秀、上海市级非遗崇明调狮子与国家级非遗马桥手狮舞“双狮”相会、“轧轧摇滟”的江南风情舞蹈、西班牙广场舞,这些起源不一的舞蹈竟然同时亮相上海舞台,而且还毫无违和感。这确实让人对“艺术无边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曼舞申城”全国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展演——百团汇演(上海)活动暨202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舞蹈大赛展演昨在上海市群艺馆星舞台举行。今年的舞蹈展演主打的就是一个“多元性”,各色群众舞蹈都可以在此看到。

主要由中青年市民组成的中山街道舞蹈队,经专业老师指导将八段锦的传统功法融入舞蹈,让人们在舞蹈中感受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老港镇踏歌莲湘队的原创非遗舞蹈《跳吧!跳吧!》打破固有的莲湘表演样式,在继承传统莲湘的基础上,融合国际标准舞中的牛仔舞和快步舞的步伐元素。

闵行区虹桥镇小白鸽從心舞蹈团的广场舞《轧轧摇滟》以经过提炼的江南秧歌为舞蹈元素,通过其优美的舞姿、细腻的动作语汇,来浓缩江南水乡的韵味。由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热爱弗拉门戈的舞蹈爱好者组成的静安区卡米诺弗拉门戈舞团,带来了一支《HOLA欧拉上海》颇为惊艳。该舞蹈的创作灵感来自西班牙最著名的广场舞“Sevillanas塞维亚纳斯”,同时采用了西班牙经典的春会服“Feria Dress”作为演出服装,让观众可以在上海现场感受到魅力四射的西班牙广场舞风情。

多元性还体现在今年市民舞蹈大赛的参赛人群中。过去参赛的多位老年人团队,但今年年轻人团队增加。不仅有女团,还有男团,甚至还首次出现了少儿舞团。可谓老中青三代共聚一堂。上海16个区以及社会通道共计140余支团队参加了为期4天的决赛,最终角逐出20支“梦想舞蹈团”和广场舞百强舞蹈团队,以及4支“社会通道优秀广场舞团”。

另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大赛还与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打通,不少获奖作品正是今年新人新作上创作的优秀广场舞,如展演上我们看到的舞蹈《跳吧 跳吧》《Walk Walk 苏州河》《轧轧摇滟》等都源自此。

  国庆游园会    出游新添“在地指南”  

现在户外市集很多,但形式更丰富多彩的游园会却已不多见。“礼赞”徐汇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游园会今天在徐家汇公园举行。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拉开此次游园会的序幕,徐汇区各街镇带来了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和载歌载舞的群文快闪演出。

“礼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展”是此次游园会的一大亮点。在百代小楼举行的此次特展由序厅、红旗飘扬、雕刻声音、电波翅膀、心弦共鸣、神州放歌等板块组成,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漫步于各个展厅之中,市民游客不但可以了解《红旗颂》《东方红》等经典音乐作品的幕后创作故事,还能发现音乐、唱片与广播事业之间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更可以在展览现场通过各种播放设备,聆听建国75年来激动人心的时代欢歌。

据悉,自1921年建成以来,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百代小楼,见证了中国唱片业的成长和发展,也成为一座“记录声音的殿堂”。从这里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无疑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游园会讲究的就是一个热闹。除了特展之外,还有各种演出。沉浸式情景表演《激动人心的时刻》生动再现了1949年上海各行各业迎接新中国成立的盛大场景。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孙徐春带来原创沪剧《陈毅在上海》中的“望浦江”选段。由上影演员剧团著名演员赵静和杨晨带来的诗朗诵《第一次》,带领全场观众一起回顾徐汇发展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次”的伟大成就。而由一众青年艺术家和音乐爱好者们带来的阿卡贝拉《北京喜讯到边寨》和徐汇区机关合唱团、区退休干部合唱团、区文化馆合唱团联袂献演的合唱作品《新路》,唱响了对于祖国75年来建设成就的崇高礼赞。

据悉,此次游园会期间,活动主办方在徐家汇公园内设置若干点位,展现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动静结合的文化快闪活动等,彰显社区文化活力和区域文化多元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