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青”力“青”为,勇担使命打造科技金融特种兵
2024-09-2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2018年,工行在上海组建了总行级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该中心的集成电路团队是一个由80后、90后员工组成的青年团队,五年多来,他们以知识型、专业化为起点,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姿态,用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决心,打造全新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甚至构筑行业生态,在团队持续努力下,工行上海市分行集成电路贷款规模从五年前的35亿元发展至今天的近300亿元,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自主可控提供金融保障,让申城乃至长三角的集成电路企业感受到来自金融业的高度认同和贴心服务。

  日拱一卒,引金融“活水”润科技创新  

迎着九月旭日的阳光,工行上海市分行科技金融中心集成电路青年团负责人乔薇带着团队来到上海科技氛围高地——浦东新区张江,走进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紫光展锐”),她们与企业的高管和技术人员交流各种话题,比如近期的技术发展、企业战略,团队状况等等。

“我们珍惜每次与工行小伙伴见面的机会。”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杨芙告诉记者,她们“中国芯”事业正走在高速路上,凭借在集成电路领域20多年的雄厚技术积累和创新研发实力,该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少数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目前终端客户有500多家,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芙坦言紫光展锐创新与突破,各项空白填补的背后,有金融机构的强劲助力。

“我们属于设计型企业,想在市场上保持长久的竞争力,需要不断研发迭代、产品升级,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但我们没有厂房、土地和设备,核心资产是11000多项专利,但像我们这样以无形资产为主要资产类型的轻资产研发设计公司对于传统的银行信贷思维而言是有很大挑战,风险评估难度很高。 2020年,我们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黄浦支行结识后,很快获得2亿元的融资。”杨芙介绍。今年4月,工行上海市分行又为紫光展锐牵头组建5年期银团研发贷款32亿元,用于进一步支持该企业5G业务发展。另外,该行还与工银投资协同推进紫光展锐股权投资项目,并于今年6月实现8亿元投资顺利投放,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赞赏。

这并非个案。

B企业是一家掌握先进封装技术的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当听说B企业要在上海设厂的消息之后,集成电路团队第一时间向企业了解需求。因企业初到上海,对于当地的政策,手续办理等都不熟悉,集成电路团队帮助企业了解当地的贷款贴息政策等专项支持政策,并在项目公司设立、开工建设、开立保函等方面给予很多建议。目前企业临港工厂已经顺利竣工并投入运营。在综合金融服务方面,因为企业厂区距离工行上海自贸新片区分行很近,为了方便企业日常金融业务的办理,为企业开立了基本账户,并依托工行强大的结算体系,为企业办理了网银,代发工资,代缴水电费等服务,并减免了相关手续费,最大化便利企业。目前企业也提出了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正在为其设计融资方案,为其争取优惠利率。

多年前,创新成本高、轻资产、可抵押物少的科技型企业,是金融从业者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不会贷的难题,但乔薇团队用数年时光创新科创金融体制机制,打通服务链条。因此不少科技企业表示与工行的深度合作,是他们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的执行力、团队活力和创新能力,让我们深感敬佩。”

  勤练内功,练就科技金融特种兵  

“科技型企业具有非常鲜明的轻资产、成长性特点,存在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等问题。”乔薇是名80后,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让她显得理性、利索、专业感十足,但又不失热情。“我们要服务这些企业,首先得了解企业与行业。不能张口就问有存款吗,闭口就提有抵押么,得对标国际聊市场地位,聊技术突破难点,聊企业盈利模式,下游需求情况。”

行程密集是乔薇团队特点,仅乔薇自己近期紧锣密鼓已经走访了张江、自贸新片区、漕河泾多家企业,她不仅与企业负责人聊财务,聊企业战略,还参观实验室,与技术人员沟通技术发展、聊团队状况。

“集成电路团队,就是我行的科技金融特种兵!”工行上海市分行科技金融中心负责人方奇高度评价这支队伍:这些年,团队负责人乔薇带领团队拜访了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一大批企业,并通过自学产业规划及行业政策,与投资机构、行业协会、产业专家开展合作联动、快速积累业务样本,理清产业脉络,帮助团队共同提升专业能力;团队成员小沈曾在投行部工作,两年前加入该中心集成电路团队,他白天营销跑市场见客户,晚上回到行里总结拜访资料,查阅行研报告,擅长以“投行的视角”判断企业的成长性;团队成员小罗下基层锻炼,两年间在临港自贸区一线服务了众多的头部科技企业,总是以“客户的体验”提出更优的融资方案;团队成员小李善于思考,认真细致,协助支行做好每一份信贷报告的行业分析,为支撑业务审批默默做好铺垫。总之,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毫无怨言地为每一笔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集成电路企业的融资支持做着最大的努力。

在走访企业过程中,这个团队深刻地感受到申城集成电路行业等硬科技企业在不断创新升级,充满着蓬勃生机,他们为上海这片热土上发生的一切感到骄傲,也为此贡献诸多智慧与汗水。

近年,该团队围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企业特点,创新优化“科创信用贷”“科创助力贷”“科普贷”等科创普惠融资产品,创新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贷”“主动授信”“小巨人贷”,打造“兴科贷”产品体系,解决早期科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等均保持同业领先,有效支持了初创期科技企业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团队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流程,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不断推动全行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升级,连续四年获得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突出贡献奖”。

  坚持创新引领,深耕科创产品服务小微  

每次走访完企业,集成电路团队还会再查询行业资料、市场观点、专家点评,梳理制成分享资料。几年下来,该团队完成《上海半导体行业信贷市场分析》《集成电路设计业分析》《集成电路装备材料行业研究》等多篇集成电路行业研究及市场分析报告,他们将自身在行业及政策研究方面的经验做法传递到基层,逐步在分行内建立起一支能够提供专业方案、差异化服务的专业队伍,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金融人才。

外行人对此可能并不理解,但银行内部和客户深知这些研究成果与创新的影响。

五年多来,工行上海市分行科技金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23年12月末,科创贷款余额已突破1400亿元,规模同业第一,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贷款规模占比近40%;累计服务科创企业近万户,除了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外,还相继服务和扶持了一大批“卡脖子”关键领域的“硬核”科创企业从初创到壮大;根据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上发布的《2023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工行上海市分行已覆盖了80%以上科创企业。

“集成电路全球排名前十机构的在沪分支企业,我们几乎都服务到了。”乔薇介绍如今工行的科技金融服务不止于资金上的支持,更带来了行业洞察与解决方案,甚至为科技企业搭建产业生态链。比如他们曾帮助全球出货量第二的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企业实现从设计企业转向IDM的重大战略转型;帮助国际领先的微电子企业实现国产IP及EDA研发技术突破和生态建设;帮助国内唯一光刻机生产企业实现90nm技术的重大突破,并持续攻坚先进制程工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乔薇表示:“我相信我们正在用金融的力量,支持中国各行各业参与到全球最高端科技产业的竞争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