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医生科学家”,也是“医生发明家”!中山医院创新成果签约金额超亿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不断鼓励医务人员于临床工作中积极开展发明创造,全力以赴培养“医生发明家”与“医生科学家”,为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10月17日,第五期复旦中山专利沙龙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该院10项自研试剂转化项目与受让企业现场联合签约,签约总金额超过一亿元。
本次沙龙以“引领原创 赋能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众多医学界精英和企业代表,共同描绘医学创新的宏伟蓝图。
在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凭借其深厚的科研底蕴和前瞻性的创新精神,不断推动医疗领域的进步。去年,中山医院被纳入上海市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的试点单位,为医院的科研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一系列重大自研试剂项目得到成功转化,签约总金额突破一亿元大关,不仅彰显了自研试剂项目的巨大商业价值,更体现了企业对中山医院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和信赖。
此次签约的自研试剂项目涵盖了心肌病、胆管癌、胃癌、结肠癌等多个疾病领域,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检测技术,实现了多指标联合检测,为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先进的体外诊断试剂经过转化,将迅速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精准的诊疗服务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山医院始终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型、智慧型现代化医院’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介绍说,作为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医院始终大力鼓励医务人员于临床工作中积极开展发明创造,全力以赴培养“医生发明家”与“医生科学家”,
中山医院副院长宋振举表示,医院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医学产业化,先后制定多项规章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全周期管理模式,打造良好科创生态,与企业构建战略合作模式,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中山医院科研处处长施国明介绍说,近三年来,中山医院共申请专利近2400项,获得专利授权1200余项,成功转化303项,占全国三甲医院转化量的6.7%。此外,医院还荣登2022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100强榜单(位列87位),并在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百强第三名,3年(2021—2023年)总转化量位居全国第二,展现了中山医院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强劲实力。
据程蕾蕾副处长介绍,复旦中山专利沙龙作为医院每年定期举办的知识产权品牌活动,自第一期举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医学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搭建起坚实的桥梁。多年来,沙龙通过线下活动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吸引了众多人群和媒体的关注,成为有效推介医院科创项目的重要渠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