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启航,创新无界,上海青少年创新日系列活动举办
2024-10-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视频

全国首个青少年创新成果交易通道正式发布,沪上首个上海青年创新主理人培训班正式开班……10月20日,“青春启航 创新无界”上海青少年创新日系列活动在市团校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团市委副书记徐豪,团市委副书记,市团校党委书记、校长,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王江,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石谦,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晨出席活动。市科技工作党委、市服保办有关负责同志和青少年创新人才等400余人参加活动。

  ◆  发布全国首个青少年创新成果交易平台  ◆  

建设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是《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学院总部基地设在市团校,并在全市设立14家分院,授牌7家市级创新实践基地,联动105家市级创新实验室。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指出,实践训练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广大青年要勇攀科技高峰,为国家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蒲慕明院士寄语青少年,要重视实践、交流与团队合作,提升自身能力,探索科学方法,迎接时代挑战。

团市委副书记王江表示,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青少年是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当前,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正在探索新时代培养路径和模式,通过打造“1个总部基地+17个区域分院+N个创新实践基地”的创新教育服务网络,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贯通式的创新教育和实践锻炼,以及全链条、多渠道、陪伴式的创新孵化和服务,进而为上海乃至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活动现场,备受瞩目的全国首个青少年创新成果交易平台正式发布。平台拥有在线申报、成果展示、挂牌交易、成果转化等模块,将为青少年创新成果、创新服务的展示、交易、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

据了解,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还现场发布首批创新教育课程资源清单和创新实践线路,为新设立的创新学院分院和创新实践基地授牌,并向新一批市级创新导师颁发聘书。

  ◆  一场创新论坛,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  

上海青少年创新论坛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及青年创新主理人,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培养模式探索等话题展开讨论。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分享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指出,培育创新后备人才要鼓励青少年探索新知识新领域,培养青少年自主探索的精神,给予青少年求知探索的空间。创新教育工作者要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设计相应课程,为青少年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创新教育,为青年创新人才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扶持。

市科协副主席石谦提到,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强化源头供给,优化人才筛选通道,接力拔尖人才培育,“教育工作者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

复旦大学姚凯教授指出,要发挥青年创新人才作用,促进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为青年创新人才“搭舞台”,让青年创新人才“敢探索”,帮助他们与上海这座城市共成长。

圆桌讨论邀请专家、学者及青年创新主理人围绕“创新教育的挑战与机遇”主题展开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创新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推动青少年创新人才培育事业蓬勃发展。要加强创新教育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创新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  沪上首个青年创新主理人培训班开班  ◆  

伴随沪上首个青年创新主理人培训班开班,30名来自市级创新实验室的主理人将在这里,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市团校依托青年特色人才培训课程体系,设置《“一江一河”红色航程》《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等特色课程。课程注重政治引领、思想提升、专业应用,并设置实践环节和互动交流。

塘桥街道创客空间和陆家嘴街道社区创新屋主理人郭晨卉对培训班充满期待。郭晨卉表示,希望自己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同探讨创新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  百个创新项目集结创新成果展  ◆  

活动现场,百个创新项目在上海青少年创新成果展亮相。《新型小区智能停车系统的研究》借鉴数字华容道游戏,设计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和智能停车机器人。华师大二附中临港奉贤分校的设计者邵佳卓志在通过将符合条件的道路转化为停车位,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社区停车难题。

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的周子清带来文创《京剧雅韵》动感明信片,扫一扫明信片二维码,即可跳转至角色介绍短视频,“我设计了以生、旦、净、末、丑5个角色为主题的明信片,配上视频介绍,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京剧。”

《桥语智能AI分析平台》《全科作业收取助手》《中医药科普桌游》……展示项目涵盖科创未来、文创新界两个主题,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

据悉,本次成果展按年龄段分青苗、青锋、青英三组征集,共收到来自16所高校,14家创新学院分院、国家级高新园区、科研院所及138所中小学的713份创新成果申报材料。经专家评审团的严格评审,共有288个创新项目入围本次成果展,现场展示的优选创新项目还将参与终评答辩。这些项目充分展现了青少年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方面的独特视角和综合能力。

  ◆  发布创新成果,搭建交流平台  ◆  

创新发布会上,海归创业并已实现技术革新突破的李丽君介绍起自主研发的产品,AI垂直模型“桥语智能AI平台”。该平台通过多模态数据的综合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产品矩阵,为企业提供自主训练和高透明度、可解释性的AI助手。目前,该平台已经和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合作。“上海充满创新与活力,我们会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不断探索、试验,激发创新活力。用数学模型理解世界,用AI分析解决问题。”李丽君说。

这场创新发布会还吸引来自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工业设计等领域的青年创新人才介绍项目创新思路、技术方法和实现过程,分享经验和感悟。多次获得工业设计红点奖的范宝成展示了他带领溯洄团队深耕产品设计和品牌咨询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型以来,团队基于“SDS研发全产业链价值创新体系”,构建了企业业绩倍增全模式链服务体系。“工业设计是沟通科技与艺术、协调人文与工程、连接需求与生产的创造性活动,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范宝成说。

创新日活动为青年创新人才提供了展示和交流舞台,搭建了与业界大咖、投资人等资源对接的桥梁,在推动青年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之余,为行业进步和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