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个小时就能生成一部长篇小说,AI小说你有兴趣读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只要你有一个好的构思,你就可以写出长篇小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推出的“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10月27日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推出。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看到,通过作者和人工智能的合作,一部二三十万字、100章的长篇小说,在1小时20分钟内就能形成初稿,而修改完善的一部小说,只需四五个小时就能诞生。
华师大传播学院院长王峰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写作项目正在快速演进。今年5月,他们就推出了首篇百万字AI小说《天命使徒》,6月底在上海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他们就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首次提出了学生借助AI进行论文创作的“边界”标准。而这次“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的推出,比王峰之前预想的今年年末又提前了将近两个月。
作为测试,该团队请来各专业的学生来和这个人工智能一起进行创作,学生负责提供创意,解决故事走向的问题,而人工智能负责按照创意生成文本(当然,文本生成之后还要进行人为修改)。短短几天之内“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已经“创作”出了科幻长篇小说《机纪觉醒:破茧之战》等10部智能小说。“如果说我当时给《天命使徒》打61分,这10部小说可以打70分,质量提升是显著的。”王峰说。
也就是说,通过几个月的不断“训练”,这个人工智能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符合实际写作的需求。记者在现场的演示中看到,这个“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确实极大降低了写作的门槛。作者只需选择小说的标签类型,再完成包括剧情动力和主要角色在内的基本设定环节,就可以进入人工智能文本生成阶段。起先生成的是章节大纲,最后是完整正文,而文本生成的每个过程都可以进行人工干预。“应该说,这样的AI小说是作者和人工智能共同完成的,但作者的工作量一般在整部小说创作的10%以下。”王峰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大幅度降低了写作的门槛,一个写作的新时代也就到来了。王峰说,他们开发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让写作不再是某一些群体的特权,只要有好的创意和构思,人人都能成为小说家。王峰甚至大胆预测,10年后,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小说就可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目前,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更多人享受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当然,作品的质量和文学性还是取决于一开始的创意够不够好。”
据悉,“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下一步将开放两三百人的测试,到明年年中,有望实现大范围应用。王峰介绍,基于用户反馈,团队将持续改进智能写作平台的算法和模型逻辑,进一步提升其在情节生成、人物刻画和文本结构上的多样性与精准性,为创作者提供更高效和个性化的创作工具。“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与优化,这个创意写作智能体将在未来的创作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创作者的得力助手。”
未来,读者看到的新小说很有可能就是AI创作的,或者是由AI参与创作的。对于作者在写作中的角色不断被削弱这件事,王峰觉得是大势所趋。首先,通过平台收费实现了版权的让渡,作品其实还是可以算作是作者本人的作品(但最好在小说发表时提示有人工智能的参与)。其次,人工智能会大大解放作者的生产力,使得作者有更多的精力可以进行故事构思,而构思才是一部作品的核心所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