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膺担当 进博有我|会急救、会宣讲、会设计文创,交大医学院有一批“六边形小叶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七届进博会志愿者本周五即将在校内集结誓师。这些身怀医技的“小叶子”还将展开特色培训——分批开展心脏急救演习,并将全线纳入进博会互联急救系统,为突发情况争取黄金时间,展现医学院80名“小叶子”的白袍红心。这批志愿者中,有急救达人、文创设计达人,还有因交换生项目两度结缘进博会的“小叶子”。
== 从“急救小导师”到“小叶子” ==
成为进博会会期志愿者是交医2021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生邢思佳梦寐以求的事情。去年,她曾作为学生“急救导师”为第六届进博会志愿者提供急救培训服务,“当时,在为‘小叶子’会期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时,我也被大家的志愿者精神所感动。一位‘小叶子’和我分享:‘我很期待,向四方来客展现中国风采,也期待更多人加入我们!’这让我越来越意识到,进博会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在这里我们了解世界,在这里中国走向更加繁荣。今年,我赴约而来,很高兴能成为‘小叶子’!”
作为一名医学生,邢思佳曾多次前往社区及中小学开展健康科普工作,还参与出版过2本科普书籍。为深耕急救领域,她考取了初级急救员证,同时加入市医疗急救中心“互联急救”的志愿者队伍,不仅多次担任“急救导师”为社会民众提供急救科普工作,还曾作为急救志愿者参与上马保障。就在几周前,她和同伴共同负责的项目“慧救同心——数字化协同治理开拓院前急救响应新时代”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斩获金奖。
邢思佳也是交医白袍红心理论宣讲团的一名成员,近期经过培训正式成为上海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的一员,并担任交医第七届进博会临时团支部支委。志愿者、医学生、急救员、宣讲员……身份各有不同,责任始终如一。今年的进博会上,邢思佳是运营统筹组咨询处的一员,来往人流量大,问题复杂多样,突发情况频发,需要志愿者及时地给出准确且令人满意的答复。为此,她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除了向往届‘小叶子’前辈请教工作经验,我将结合自己个人特长,模拟常见的医疗急救场景与理论知识,希望点亮更多技能点,为展商和观众们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展现中国文化与中国自信,成为一名可靠的‘六边形小叶子’。”言语间,邢思佳的脸上洋溢着自信。
== 四次赴约盛会的她设计交医文创 ==
邢滢(右)
交医护理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邢滢是一枚四年级“小叶子”,她也十分地“六边形”。
早在第三届进博会,邢滢就是进博会志愿者综合接待组的一员。眼见着各展区在众人合力下逐渐搭建完成,每天巡馆时段,她以自己的脚步丈量并设计最优接待路线,每一处电梯方向、AED位置、最近的馆间通道、会议室容纳人数等细节,接连出现在每一版接待路线图上。看着圆满完成接待任务时各位接待团嘉宾的笑容,完成指引后参展观众的感谢,交换徽章时工作人员们对她设计的交医文创的夸赞,这一切都让邢滢无比自豪。
“小叶子”的力量虽小,却是邢滢与进博会共成长的见证。这让她在心中暗暗下决心——下一年再赴“小叶子”之约。第四届进博会时,她负责校内“小叶子”的会期管理工作,同时也成为一名储备志愿者。由此,她学会了站在多方角度寻找最大公约数,既站在“小叶子”的角度考量志愿者的切身体验,又能站在组织者的角度完善志愿者综合保障,最小化大家的课业顾虑,为同样身为“小叶子”的同伴们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历经综合接待、校内储备工作、校际辅助管理岗位与进博会讲师团工作,第六届、第七届交医“小叶子”的全名单里依然有邢滢。跨越参与者、组织者、设计者等不同角色,今年,邢滢再次参与了文创徽章设计工作,当听诊器衔接“进宝”与“交医”,正如交医所有“小叶子”与进博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回想这几年进博时光,邢滢觉得,正因热爱,才会坚持付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曾说过:“我的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作为一名交医学子,邢滢也坚定地说,要在进博中进一步学思践悟,并把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可以持之以恒的信仰,愿这份精神与经历把每一位“小叶子”塑造成更好的自己。
== 云南交换生,两度结缘进博 ==
“我来自云南曲靖,今年大三,是一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也是一名往届‘小叶子’。”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七届进博会志愿者面试现场,一位同学如是介绍到自己。他就是孔维一。因为交换生项目,他正好连续两年与进博结缘。
2018年首届进博会召开之时,孔维一还是一名中学生,从新闻中他了解到到这场国际盛会,也听闻了“四叶草”里“小叶子”的故事。高考后,孔维一报考了昆明理工大学并顺利被录取成为一名医学生,大一在校期间,他加入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参与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大二伊始,孔维一便作为交换生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始为期两年的跟班学习。
来到交医后不久,孔维一便注意到了学校开始招募进博会志愿者,为了学习借鉴上海先进的志愿者精神,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他第一时间积极报名并被顺利录取,成为一名餐饮保障组的志愿者。当时,孔维一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光盘行动”,强调珍惜粮食,反对铺张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说:“在第六届进博会中,数以千计的参会人员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杜绝食物浪费从而缓解农业和环境的压力。从我们手中发出的一个个印有光盘行动宣传标语的帆布袋也将节约宣传辐射到了千家万户。进博会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志愿者不仅仅是无私奉献,还可以通过宣传先进的理念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去年的进博经历让孔维一收获良多,今年学校进博工作启动后他也是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孔维一表示,作为一名交流生志愿者,今年是他在上海交流学习的最后一年,选择继续参与进博会的工作也是希望为家乡云南的对外交流和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在今年的进博会中,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为参展人员提供满意的服务,展现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昂扬风采。”孔维一给自己打气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