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本,这本新书从档案角度讲述人民城市建设专题
2024-11-0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

作为全国首本从档案角度讲述人民城市建设专题的图书,由上海市档案局(馆)、杨浦区档案局(馆)联合编纂出版的《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杨浦卷)》新书近日发布,发布地点正是杨浦滨江新落成的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

杨浦滨江是近代上海乃至中国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曾经诞生过我国第一家自来水厂、‌第一家煤气厂、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仅存最大的滨江工业带”。这里是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之一,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启航”的红色印记。这里担负着上海教育事业发展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百多年来,这里的人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5年来,杨浦滨江由昔日的“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成为上海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努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的实践地。上海市档案局(馆)和杨浦区档案局(馆)与有关高校档案馆以及杨浦区各单位通力合作,联合编撰出版《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系列丛书首卷本“杨浦卷”,用档案史料记录、呈现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

《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杨浦卷)》共有《萌发》《烽火》《新生》《蝶变——利民惠民的滨水岸线》《蝶变——“活”在滨江的百年工业遗产》《蝶变——活力四射的“四宜”滨水江畔》《奋进和展望》七个章节。该书以行政区划为单元,以历史演进为脉络,聚焦杨浦滨江,记录了从上海开埠到杨浦滨江开发建设的一百多年来,杨浦滨江地区市政建设、工业发展、工人运动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根脉”“百年市政”在杨浦滨江的历史积淀与时代变迁。书中部分档案照片系首次公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中强调,向市民讲历史,讲党的创新理论,讲新时代上海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下一步,上海市档案局(馆)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联合各区档案局(馆)陆续编辑出版《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系列丛书,用档案记录好、留存好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