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齐聚,共助生命健康!最“卷”展区今年看点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7馆和8馆,是第七届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馆,被称为最“卷”的展区。在这里,陈列着众多从展品变成商品的“进博宝宝”,更有不少首秀新品,越来越多的药械参展商怀着共助人类健康的愿景和对中国市场的期待来到进博会。
◇ 一场科普——为癌症患者带来生命曙光 ◇
医学的进步致力于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生命曙光,但目前阶段,癌症依然是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健康挑战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并突出强调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重要性。
进博会上,默沙东携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储天晴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杨犇龙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刘俊教授以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卡司、《健康脱口秀·第三&第四季》首席导师张慧,为观众开展了一场以“耀熠生辉,一战到底”为主题的癌症科普活动,通过新颖创意的互动形式,为公众及患者带来了专业的防癌抗癌科普知识,以推进肿瘤防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生态圈建设。
今年7月,默沙东搭建了“耀熠生辉”健康科普平台,为大众提供获得专业、全面的肿瘤防治知识的窗口。此次进博会上,默沙东在展区专门设立了“耀熠生辉”平台互动区,供观众进行沉浸式科普体验。
默沙东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默沙东中国总裁田安娜女士表示,“耀熠生辉”健康科普平台是默沙东在公众科普领域的一大创新尝试,未来将继续与医护人员、媒体以及社会各界一起,为患者和公众带来有意义的影响,推动健康中国2030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则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这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可导致肾脏、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多器官、组织的损伤,并显著增高患者的死亡风险。目前,中国狼疮患者已近100万,其中约90%是女性。由于患者面部可能出现“蝶形红斑”的典型表现,故常被称为“蝶友”。
由澎湃新闻发起、葛兰素史克(GSK)中国公益支持的“破茧·橙蝶”红斑狼疮公益项目在今年进博会正式启动,旨在凝聚社会力量,提高疾病的公众认知,改善社会舆论环境,以帮助患者破除疾病带来的困境之“茧”,拥抱美好人生。
作为一个长期的公益IP,“橙蝶”项目将在未来不断升级和拓展,为红斑狼疮患者及其生态圈各方提供支持,改善患者的生存环境,让她们不仅能“破茧而出”,更能“展翅高飞”。上海浦济风湿类疾病关爱中心与GSK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就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教育、诊疗以及疾病管理开展系列学术会,共同推动狼疮领域的诊疗水平提升,使更多患者切实获益。
◇ 携手罕见病联盟——助力患者重回美好人生 ◇
PN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危及生命的血液系统罕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血栓形成等。PNH可在任何年龄发生,但更常见于30-40岁人群,对青壮年造成终身沉重的负担。
进博会期间,诺华中国宣布与中国罕见病联盟启动合作项目“极光计划”。双方希望就提升社会各界对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这一罕见病的关注和健康素养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以助力更多PNH患者能够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PNH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近年来诺华积极开展与中国PNH患者组织与该领域专家的合作,推动学科发展,助力中国PNH诊疗模式升级。去年进博会上诺华与PNH病友之家启动深度合作,今年我们又迎来了和罕见病联盟的合作。”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表示,针对本次合作,诺华将与罕见病联盟探讨如何协力提升PNH患者和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和健康素养,以及如何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和项目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了解PNH、助力改善医患沟通,并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绩效提升,增强全社会对这一罕见病群体的关爱。
此外,双方将探索开展针对临床医生、药学专家等医疗专业人士的培训项目,旨在提高对PNH的诊疗能力,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到最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未来,诺华和罕见病联盟还将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以期为PNH患者群体带来更全面和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传递真正有价值的改变和关爱。
◇ 聚焦不同健康领域,推动创新疗法落地中国 ◇
在脑部疾病中,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原发性头痛。专注于神经科学的全球制药公司灵北将改善偏头痛治疗作为在中国的首要任务,并持续推动偏头痛创新疗法落地中国。灵北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CGRP 靶向单克隆抗体药物艾普奈珠单抗,也在此次进博会上首次亮相。
进博会期间,灵北举办了“丹麦视角:助力健康中国2030——灵北在行动”活动,并以“脑健康创新,助力健康中国2030”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围绕脑部健康领域的创新成果,展开深入交流。
灵北虽是首次在进博会上亮相,但却已是中国脑部健康领域的老朋友了。20世纪90年代,灵北通过合作方式进入中国,2007年在华成立商业分支机构。在过去的17年里,灵北始终以“促进脑部健康,改变广大中国脑部疾病患者的生活”为目标,在中国上市了6款产品,涵盖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并累计帮助了数千万名中国脑部疾病患者。
2022年11月,艾普奈珠单抗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202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完成首批患者用药;今年10月通过“港澳药械通”审批,正式获得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港澳药品批件》,将在该院开展临床使用;2023年、2024年,成功纳入“北京普惠健康保”海外特药目录。
作为世界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肺癌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中均位居首位。进博会期间,雅培举办了“明查秋毫 迎刃而解”主题活动。雅培四大诊断业务再度联手出击,共同探讨从肺结节到肺癌的防治筛查工作,旨在帮助公众形成对于肺结节的科学正确认知。
近几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增加,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目前,中国有1.5亿肺结节高危人群,每年新发现或者新诊出肺结节人数达到1000万-2000万。面对报告单上新增出现的“肺结节”字样,很多人会产生过度的恐惧。事实上,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大约95%的肺部结节基本上是良性的,恶性病变仅有5%。
“针对肺癌的早期筛查,我们需结合临床信息、影像学检查与评估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和研判,以进行后续的诊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郭林教授表示。
据介绍,雅培拥有包括核心诊断、快速诊断、即时诊断和分子诊断在内的全方位诊断业务,其创新性的检测以及诊断工具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疾病管理中不同应用场景的检测需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信息。从肺结节的预防,到肺结节癌变风险的早期筛查,再到肺部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雅培提供覆盖全病程管理的诊断解决方案,助力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检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